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重回大唐,爭霸天下   天寶五載,大唐建國已過百年,經歷的近數十年的治國,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四十二章 蜀王逼婚

天下 by 高月

2018-6-25 18:18

  大歷二年六月初十,大唐王朝的新帝李適在簡樸且隆重的儀式中登基了,由於他尚不滿十三歲,無力執掌國政,便由他的祖父,前太子李亨為監國攝政王,封安西節度使李慶安為中書令右相,尊為尚父,再由右相李慶安、左相王珙、吏部尚書裴旻、戶部尚書張筠、刑部尚書李硯、禮部尚書楊國忠以及兵部尚書陳希烈等七人組成紫宸閣政事堂,凡軍國大事皆由七人共議共決,由監國簽署發旨。
  在大典的最後,駕崩的先帝李豫賜廟號敬宗,五天後將正式下葬,沈皇後冊封為文惠皇太後,李適從登基之日起,啟用新年號為貞治。
  登基儀式足足進行了兩個時辰,隨著大典結束,天色已經大亮,眾朝臣都漸漸散去,開始了壹天的朝務。
  中書省位於宣政殿右側,是壹座占地廣闊的巨大建築物,我們今天看到的古代建築物大多是明清時代建築,雕梁畫棟,精巧別致,但唐朝的建築卻不同,壹般是用大型鬥拱和梁柱壹起支撐著整座建築,氣勢恢弘,給人壹種寬宏博大之感。
  李慶安在結束大典後便來到了中書省,盡管韋青平勸他不做右相,在幕後操控朝局,李慶安也深以為然,但凡事都有壹個過程,在權力構架沒有穩定下來之前,李慶安不宜辭去右相之位。
  邁步走上高高的白玉臺階,李慶安走進了中書省的大門,和碎葉政事堂壹樣,中書省也是以壹條中軸線為中心,兩邊分布著各大機務要房,比如中書侍郎之房,中書舍人之房,文卷房等等,最裏面便是中書令的朝房,從旁邊壹扇小門進去,便是大唐的最高權力決策機關政事堂了,政事堂又叫‘中書門下’,它不是壹個開會的場所,它和後世的董事會壹樣,設有機要秘書,並列吏房、機務房、兵房、戶房、刑禮房等五房於後,草擬軍國政務議題。
  李慶安當年在李林甫執政時,曾多次來政事堂辦事,對這裏十分熟悉,但今天他卻是作為主人來到這裏。
  中書省大堂裏十分安靜,今天是新皇登基的第壹天,整個中書省內都十分忙碌。
  “李相國,請隨我來。”
  中書侍郎房琯恭恭敬敬領著李慶安前行,壹邊給他講解中書省的情況,“中書舍人壹共六人,分別對應六部,他們可以就省內所討論的軍國大政及報上的奏狀,發表自己的初步處理意見,並簽上自己的名字,謂之‘五花判事’,交給中書令斟酌,最後聖上禦批後再交付中書舍人,然後根據聖上的意旨草成制敕,這個專門負責執筆草詔的舍人稱為‘知制誥’。”
  房琯見李慶安聽得仔細,便笑道:“要不要把大家都叫出來,和相國見壹見面?”
  李慶安擺擺手笑道:“大家都很忙,見面就不必了,以後來日方長。”
  說著,兩人走進了中書令的朝房,朝房可不是壹間屋子,而是數十間房間的總稱,僅會議室就有五六間,還有圖書房、睡房以及主書和主事的辦公房等等。
  朝方內有五名主書和五名主事,主書負責整理文書檔案,主事則負責聯絡傳話,朝房大廳四周都是小門,通往中書省各處,比如右面壹扇紅色小門通往政事堂,相國直接從此前去開會,又比如左下角的壹扇小門則通向中書舍人的辦公大廳,相國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去向中書舍人咨詢。
  李慶安走進自己的房間,這是壹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四周墻壁刷得雪白,掛了幾幅名人字畫,靠窗正中放著壹張低矮寬大的桌案,桌案後面鋪著軟墊,案上和旁邊書架上皆擺滿了各種奏折,足有兩三百本之多。
  唐朝的相權極大,很多軍國大事都是由右相來裁決,因此右相的事務非常繁忙,楊國忠被罷免右相後,許多事情都暫由侍郎房琯代為處置,但壹些重要的事情還得由新相國來處理,積累下來數量就可觀了。
  房琯見李慶安望著奏折眼睛發直,便苦笑道:“右相雖然位高權重,但也著實辛勞,以前李林甫天不亮就來處理政務,壹直到天黑方能回府,楊國忠雖然能力稍差,但他也不敢懈怠,終日忙碌不倦,非是他們不想休息,實在是朝務太過於繁重,事無巨細,皆要相國壹壹審閱。”
  房琯的語氣中終於還是忍不住露出了壹絲不屑,他知道李慶安是憑借軍事實力而奪得相國之位,李慶安不過是壹介武夫,他真能主掌政務?或許他能打仗,可會打仗之人就能當相國嗎?
  李慶安慢慢坐了下來,他隨手翻了翻奏折,便道:“等會兒政事堂要召開第壹次會議,妳先去準備壹下吧!”
  “是!下官這就去準備。”
  李慶安將房琯打發走了,他望著這些堆積如小山般的奏折,不由頭腦中壹陣陣發痛,平時的安西政務他從來都是扔給王昌齡去打理的,他只對壹些大事進行決斷,瑣碎的細小事務他從來都是不聞不問,他這才深刻理解韋青平給他的建議了,當右相國會占用他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他將無暇過問安西的軍政事務,最後他將逐漸失去安西。
  李慶安大致算了算,他按每天批閱壹百本奏折來算,平均每本奏折寫壹百個字,那他每天要寫壹萬個字,還有閱讀思考的時間,難怪李林甫要從天不亮忙到深夜了。
  李慶安無奈地嘆了口氣,這兩天,他什麽事情都別想做了,這時,中書舍人竇華在門口道:“李相國,其他六位相國都已到了,請李相國過去。”
  “我知道了。”
  李慶安從桌上拿起三本奏折,這是今天政事堂要討論的三件大事,壹是先帝李豫的出殯時間及具體安排;二是河南道大旱,需要朝廷賑災的事情;三就是哥舒翰的奏折,請求朝廷對隴右撥付錢糧軍資,並準許隴右擴軍,以加強對吐蕃的防禦。
  前兩件事情都很好解決,關鍵是第三項,假如自己同意,那麽李亨壹派會同意嗎?
  ……
  漢中,天空下起了小雨,這已經是五天內的第三場小雨了,道路變得十分泥濘,南鄭縣外的壹條官道上遠遠傳來了壹陣馬蹄聲,很快,只見壹隊騎兵飛馳而至,這隊騎兵約三百余人,都非常有特色,個個身材嬌小,身著小號盔甲,蜀人雖然身材不如北方和西域人高大,但也不至於這樣嬌小,但如果細看,便會明白過來,這竟是壹隊女兵。
  女兵對於外向開放的大唐王朝並不是什麽稀奇事,早在唐初,平陽公主軍帳下便有壹支女兵,但自從李慶安在安西率先創立女護兵後,同為安西出身的高仙芝也設立了女護兵,這支女護兵約壹千人,由高仙芝之女高霧率領,同時,高霧的手下還有壹千名運輸軍資器械的男兵,高霧本人也因在與南詔及吐蕃作戰中立功而被封為中郎將。
  這支三百人的女兵便是高霧率領的女護兵了,她們是從成都趕來,和劍南軍主力會合。
  為首的女將軍正是高霧,她原本跟父親去了關中,但因為蜀王也來到關中,高仙芝便命女兒回了成都,避開蜀王李璬,但不久前她接過父親的軍令,說劍南軍即將和關中軍作戰,命她率壹個營的女護兵前來支援,高霧不敢怠慢軍令,立刻率領三百女護兵趕來。
  離南鄭縣已經不到二十裏了,前方是壹片濃密的樹林,官道從樹林中穿過,道路變得狹窄起來,高霧壹聲命令,眾女兵們放慢了馬速。
  女兵隊進入了樹林,頭頂上的樹蔭遮擋住了小雨,女兵們身上都淋濕了,她們紛紛摘下頭盔,從馬袋中取出幹帕子擦拭臉上和頭發上的水珠,高霧也取了壹塊帕子擦拭臉龐,卻有些警惕地向四周觀望,這片樹林中光線幽暗,顯得有些陰森,憑她多年的軍旅生涯,她直覺這片樹林裏似乎隱藏著壹種殺氣。
  “姐妹們,快走!離開這裏。”
  高霧話音剛落,只聽壹聲鑼響,樹林周圍出現了黑壓壓的士兵,他們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足有數千人之多。
  女兵們大驚失色,她們紛紛撥轉馬頭,可是無路可退,她們已經被包圍了,高霧心中驚訝之極,這裏離南鄭只有二十裏不到,是漢中的核心地帶,這裏有十萬劍南軍,怎麽可能有敵軍埋伏在這裏。
  高霧抽出戰刀大喊道:“妳們究竟是什麽人?”
  埋伏的士兵沒有答話,他們越來越近,漸漸縮成壹個大圈,將三百女護兵團團圍在中間,他們手執長矛和軍弩,個個虎視眈眈,而女護兵身上只有刀和弓箭等輕武器,在數千名殺氣騰騰的軍隊面前,她們就仿佛待宰的羔羊壹般。
  這時,圍困的黑圈閃開壹個口子,從外面進來了幾名騎兵,當先是壹名身著錦袍的年輕男子,他手握壹口寶劍,面帶笑容,對高霧微微點頭道:“霧娘,我已經等了妳快壹個時辰了。”
  “是妳!”
  高霧認出了眼前的年輕男子,竟然是蜀王李璬,只見他笑得十分得意,就仿佛自己是壹條上鉤的魚壹樣。
  高霧臉壹沈道:“王爺,妳在這裏做什麽?我父親呢?”
  李璬笑瞇瞇道:“我在這裏自然是迎接霧娘了,至於妳父親高大帥,很抱歉,他不在南鄭,他在鳳州,我們分兵駐紮。”
  高霧壹怔,父親不在南鄭,怎麽會傳令自己來,她心念壹轉,忽然明白過來,頓時大怒,刀壹指他道:“是妳冒充我父親下令召我來,是這樣嗎?”
  李璬壹點也不生氣,他含笑點了點頭,承認了高霧的指責。
  高霧克制住內心的怒火,質問他道:“妳為什麽要這樣做?妳冒充主帥下令,這是嚴重違反軍法,就算妳是親王,妳的行為也難容於軍隊。”
  “哼!”
  李璬不屑地哼了壹聲,臉上的笑容已經減弱了幾分,對高霧道:“霧娘,其實妳比誰都明白,我為什麽要這樣做?因為我想娶妳為側妃,可妳的父親卻推三推四,說妳在成都,等回成都再說,我覺得他沒有誠意,所以就把妳邀請來南鄭,這下妳的父親就無話可說了。”
  “妳無恥卑鄙!”高霧咬牙罵道。
  李璬臉壹沈,冷冷道:“霧娘,有句話我要先給妳說清楚,妳別以為我是喜歡妳,說實話,我對妳這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壹點興趣都沒有,但沒辦法,誰叫妳的父親是高仙芝,我只好委屈自己了,霧娘,做我的側妃,是妳的榮幸才對。”
  “妳做夢吧!”
  高霧冷笑壹聲道:“我寧可死也不會做妳的什麽側妃,妳以為派兵將我圍住,妳就能得逞嗎?”
  李璬給旁邊人使了個眼色,只聽破空聲響起,數十支弩箭射出,邊上的十幾名女兵慘叫壹聲,中箭從馬車跌下,眼看活不成了。
  “李璬,妳……”
  高霧心中憤怒之極,這些女兵都是她壹手招募,大家朝夕相處,她幾乎每壹個女兵都叫得出名字,感情極深,可她們沒有死在敵軍刀下,卻死在自己所效忠的蜀王刀下,高霧心中憤恨得將自己的嘴唇都咬出血來。
  李璬對女兵之死眼都不眨壹下,他淡淡道:“這些女兵死了確實可惜,應該送到軍營裏去犒勞士兵們,霧娘,我最後再給妳壹個機會,做我側妃,我就放她們走,否則我讓士兵把這群白羊捉回軍營去。”
  高霧緊緊握住刀柄,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便對李璬道:“妳先把她們放了,我再答應妳。”
  李璬眨眨眼看著她,忽然仰天大笑起來,半天才指著高霧笑道:“霧娘啊!霧娘,妳以為我是三歲小孩嗎?放了她們,妳又不答應我,我怎麽辦?”
  他忽然笑聲壹收,冷冷道:“我數三聲,妳不答應,我立刻讓士兵把她們捉回去輪營,我說到做到,壹!”
  高霧被逼得沒有退路,她橫刀壹閃,把刀架到了自己脖子上,高聲道:“我也數三聲,妳不放她們,我就自刎在妳面前,妳去給我父親解釋吧!壹!”
  “二!”李璬不為所動。
  高霧壹咬牙,也大喊道:“二!”
  她的手壹用勁,脖子上已經出現了血珠,將雪亮的橫刀染紅了。
  李璬的‘三!’字終於沒有喊出來,他有些為難了,其實李璬逼高霧為側妃,也是被形勢所迫,他的父皇李隆基來南鄭的第壹件事,便是召集高級將領訓話,李璬這才意識到壹個嚴重的問題,到底誰是蜀中之主,是他還是他的父皇?雖然父皇承諾封他為太子,可是壹旦他的軍權被奪,他就沒有資格再為太子了,父皇必然又會去許諾有荊州軍的李瑁或者有揚州軍的李璘為太子,他就壹錢不值了。
  壹山不容二虎,為了不讓父皇奪走自己軍權,他必須讓高仙芝向自己效忠,而讓高仙芝向自己效忠的最好辦法就是娶他的寶貝女兒,讓他成為自己的嶽父,就這樣,娶高霧為妻之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他甚至不惜假借高仙芝的名義把高霧騙到南鄭。
  可他又不敢真的把高霧逼死了,那樣高仙芝就會立刻造自己的反,高仙芝手上還有七萬大軍,而自己只有三萬軍,他可賭不起。
  李璬也知道高霧是個剛烈的女子,逼急了或許真的會自殺,他的‘三’喊不下去了,便又柔聲道:“霧娘,這樣吧!我再讓壹步,我答應立妳為蜀王正妃,妳看如何?”
  高霧明白是自己以死回應生效了,自殺只是下下策,也救不了姐妹們,只要李璬不逼自己,她就有辦法對付他。
  她裝著有些動心的樣子,沈思了片刻道:“那韋妃怎麽辦?”
  李璬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高霧要的是正妃的冊封,這也難怪,聽說她當初是想嫁李慶安,但李慶安娶了獨孤明月,使她心願落空,她為堂堂劍南節度使嫡女,當然不願意去當別人的妾,所以她才不肯答應自己,如果她肯答應,那她早就嫁給李慶安當趙王側妃了,還輪到自己嗎?
  想通了這壹點,他的正妃韋氏立刻不重要了,現在重要的是高仙芝,只要高霧肯嫁給他,他可以壹腳把韋妃踢走,他立刻道:“韋妃嫁我多年,至今無出,我完全可以休掉她。”
  高霧輕輕嘆了口氣,道:“這樣吧!妳去把我父親請來,我希望妳給我父親當面承諾,然後再談婚嫁,妳給我的承諾,我信不過。”
  李璬欣喜異常,他立刻拱手道:“那好!請霧娘隨我去南鄭暫住,我這就派人去請大帥。”
  高霧點點頭,她望著被射死的姐妹們,心中傷感不已,便對其他女兵道:“把她們都帶上,咱們去南鄭再安葬他們。”
  這時,李璬給士兵們使了個眼色,包圍她們的士兵讓開了壹條路,高霧狠狠抽了壹鞭戰馬,帶領女護兵們向南鄭方向疾馳而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