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重回大唐,爭霸天下   天寶五載,大唐建國已過百年,經歷的近數十年的治國,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六十八章 退而結網

天下 by 高月

2018-6-25 18:18

  第二天中午,安祿山的後續二萬大軍也抵達了潼關,與此同時,由李慶安牙帳都尉何潁川率領的五千新募軍也趕到了潼關,這五千新軍原本都是各地的府兵,因土地兼並而逃戶成了流民,現在又被重新組織起來。
  這就是李慶安的策略,他不可能長期留在長安,甚至短期都很困難,壹旦李亨主力返京,他就必須立刻離開長安,但長安卻必須有他的勢力,這兩萬新軍就是他的勢力代表,為此,他特地留五百親衛給南霽雲,這五百親衛每人帶領四十名新軍,這樣壹來,整支軍隊就被安西軍嚴密控制住了。
  五千新募軍到來,給潼關的防禦增加了極大的力量,也使安祿山入關中控制朝廷的野心徹底破滅了。
  潼關城頭,李慶安神情復雜地望著遠方安祿山的軍營,他剛剛接到壹份緊急情報,遠在慶州的青剛山大營出現了異動,派去監視情況的安西軍斥候發現哥舒翰的使臣秘密抵達了青剛山大營,不久青剛山大營的唐軍便向汴王兄弟發動了猛攻,不等榮王趕來營救,便壹戰擊潰了汴王和西涼王的壹萬余軍隊。
  直到這時,李慶安才明白了李亨壹直按兵不動的真正目的,按理他擁有絕對優勢的兵力,又有郭子儀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將,他竟然和汴王、榮王的軍隊對峙了十三天之久,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李亨的動機。
  原來李亨竟是要和哥舒翰搭上關系,也由此可見,哥舒翰必然已經投靠了李亨,所以他才放開手腳,大肆進攻其他兩派親王。
  李慶安心情十分復雜,李亨大軍回京的時間已指日可待,大唐的變局即將到來,留給他的時間和機會已經不多,他該如何把握屬於自己的機會?時機,時機稍縱即逝,他能把握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嗎?
  “參見大將軍!”李慶安的牙帳都尉何潁川快步走上前,半跪給李慶安行了壹禮。
  何潁川是李慶安當年在揚州招募的團練兵,在石堡城之戰中受了重傷,壹直休養了近兩年才漸漸康復,成為李慶安的親兵衛三都尉之壹,這次李慶安進京,除了南霽雲外,他便是最主要的將領了,按照李慶安的部署,南霽雲鎮守京城,何穎川則駐守涇州,這樣雙方可以互相呼應,互為犄角,若遇到危機,他們也可以從涇州撤出關中。
  此刻潼關危急,何潁川便暫時不去涇州,而趕來潼關支援。
  “新募軍感覺如何?”李慶安笑著問道。
  “我們這次招募的新軍絕大多數都是從前的府兵,至少六成以上都是關中人,底子非常好,弓弩刀法都十分純熟,幾乎不用怎麽訓練他們就能出戰,從這次強行軍便可以看出來,紀律非常好,沒有壹個人掉隊。”
  何潁川對他的新部下不吝贊美之詞,看得出他非常喜歡這支新軍。
  李慶安點點頭道:“這兩萬軍隊妳們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條件成熟可分批送骨幹來安西訓練,另外要好好善待他們,所需軍餉自有聚海行櫃坊提供,我也會命安西的官員在安西給他們分配軍田,就把他們視為安西軍對待,給他們壹種認同感,以後我不在長安,妳們要和我隨時保持聯系,到時自會有人去找妳們。”
  “末將遵令!”
  “還有壹件事妳要記住了,壹定軍紀嚴明,不準妳們在長安敗壞我的名譽,聽見了嗎?”
  “末將絕不敢,壹定會約束好部眾。”
  “不僅要約束軍隊,假如有人膽敢冒充妳們來破壞我的名聲,妳們就要嚴查到底,我已經和南霽雲說過了,今天再告訴妳壹次,不要軟弱,誰敢冒犯我安西的利益,妳們就要挺身而出。”
  “是!末將記住了。”
  “那妳去吧!好好休整軍隊,我不在時,可協助王將軍防守潼關。”
  何潁川轉身要走,可他又停住了腳步,小聲問道:“大將軍準備幾時離開潼關?”
  “快則今晚,最慢也會在明天。”
  李慶安凝望著安祿山的大營,他需要觀察安祿山的動靜,才能決定自己的路線,看來他需要用壹種特別的警告了。
  ……
  安祿山大營內外,數十名行刑手正按著安慶緒重打,打得安慶緒如殺豬般的叫喊,周圍的將領嚇得戰戰兢兢,誰也不敢進帳求情。
  大帳內,病體初愈的安祿山大發雷霆,六千牛馬隊的失敗徹底喪送了他入主關中的希望,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夢想破滅了,安祿山雖然命令史思明三天內攻下潼關,但他本人卻很清楚,三天內攻下潼關幾乎是不可能之事,況且潼關上還有李慶安。
  壹想到李慶安他便怒發沖冠,將滿腔的憤恨都發泄在兒子身上,正是他的無能導致了自己功敗垂成,如果他盡力失敗了還可以原諒,畢竟安祿山也知道安西軍的厲害,可是他根本就無所作為,當孫孝哲攻進潼關後,他竟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支援。
  這就難怪安祿山大發雷霆了,史思明跪在下面,臉色慘白,他知道處置完安慶緒,下壹個就輪到自己了,他在眾人睽睽之下臨陣逃脫,就算不處斬,至少壹百軍棍也是少不了。
  史思明不停地向站在壹旁的高尚施眼色,現在唯壹能救他們之人就是謀士高尚了,但高尚卻在低頭沈思,似乎在考慮什麽事情,恨得史思明咬牙切齒。
  就在這時,門外走進壹名小校,手捧壹只大布包,稟報道:“大帥,李慶安命人送來這只布包,說是孫將軍的首級。”
  提到孫孝哲,安祿山就壹陣心痛,那可是他最得力的手下之壹,還是他的侄女婿,居然命喪潼關之中。
  “那個送首級之人在哪裏?”安祿山惡狠狠地問道。
  “大帥,只是壹個當地老農,不是安西軍人。”
  安祿山哼了壹聲,“算他知趣!”
  他目光落在大布包上,令道:“將它解開!”
  壹名親兵小心地解開了布包,裏面竟是壹只大木匣子,親兵猶豫壹下,沒有打開,他在等候安祿山的命令。
  “打開!”
  “且慢!”
  這時,高尚忽然開口了,他對安祿山道:“大帥,大帳之中打開敵人送來的不明之物,是軍中大忌,大帥要當心。”
  安祿山壹下子被提醒,他便遠遠離開了木匣子道:“打開吧!”
  兩名親兵打開了木匣子,只聽‘哢!’地壹聲輕響,木匣子打開了,裏面果然是壹只人頭,但令人奇怪的是,木匣中卻冒出青煙,幾名親兵圍了上來,準備取出人頭,安祿山也正要上前,就在這壹瞬間,木匣子卻閃過壹道赤亮的光芒,緊接著是驚天動地的壹聲炸響,木匣子被炸成了碎片,幾個親兵仰面摔倒,慘叫聲響起壹片。
  這只木匣顯然不能和炸死吐蕃贊普的沙盤相比,李慶安也並不真想殺死安祿山,沒有了安祿山,他李慶安還會有機會嗎?
  他只是壹個警告罷了,甚至沒有在木匣裏放點淬毒的鐵釘鐵片,所以除了離木匣最近的壹名親兵被炸飛壹條手臂外,其余三名親兵都只是受了輕傷,至於滿地的血肉,那是孫孝哲的人頭被炸碎。
  硝煙散去,大帳中壹片寂靜,連外面的行刑也停止了棒打,大帳中的十幾人都如泥塑壹般,片刻,無數的士兵向大帳這邊奔來,大群親兵正要搶入大帳,安祿山忽然大吼壹聲:“統統給我停住!”
  他這壹聲吼就像仙術中的定身術壹樣,正要沖進大帳的近百名親兵都定止在帳門口,任何人都沒有沖進來。
  安祿山慢慢走到桌上,木匣子被炸飛大半,還有個底盤留在桌上,他發了半天呆,喃喃道:“這就是李慶安的霹靂雷了,我終於親眼見到了。”
  霹靂雷是安祿山的壹個夢想,當年石堡城之戰後,時任河西節度使的安思順從壹些參加了石堡城之戰的吐谷渾士兵口中得知了李慶安有這種秘密武器,他隨即告訴了安祿山,這些年安祿山做夢都想得到這種武器,但他卻無從下手,安西軍將這種武器視為最高機密,就算是荔非元禮那樣的高官也不知霹靂雷是什麽東西,只有跟隨李慶安九死壹生的十幾名親兵才知道這個秘密,而這些親兵都在石國,遠在中原的安祿山更是無法知曉了。
  去年他請李隆基迫使李慶安交出了配方,可當他試驗了幾十次後,他才醒悟過來,李慶安所謂的配方根本就是假的,而這時李慶安早已經返回了安西。
  安祿山夢縈魂牽了幾年,今天他終於親眼看見了,這時,他忽然發現底盤邊緣還留有那麽壹點火紅色的粉末,安祿山欣喜若狂,就像後世彈盡糧絕的癮君子壹樣,貪婪地、細心地將這壹點點火紅色粉末用手指撮攏,最後得了藥丸大小的壹點點粉末堆。
  高尚也走上前,離桌子三尺遠便停住腳步,伸長了脖子,活像壹個受驚的龜丞相。
  “大帥,這就是霹靂雷嗎?我感覺威力也不怎麽樣啊!”
  “妳是文人,不懂的。”
  安祿山有些不高興地瞥了高尚壹眼,道:“妳不知道怛羅斯戰役最後,李慶安用了這種霹靂雷,壹次炸死了多少人,地面上也炸出壹個幾十丈的大坑,這可是真實的事情,今天匣子裝不了那麽多,否則妳我都沒命了。”
  說到這,安祿山低頭嗅了壹下紅粉,忽然壹股強烈的氣息刺激他的鼻孔,他忍不住打了壹個驚天動地的噴嚏,他心中暗叫不妙,等他再定睛看時,那些紅粉早已無影無蹤。
  安祿山狠狠壹拳砸在桌上,牙齒咬得咯咯響,大罵道:“恨殺我也!”
  其實安祿山若細心壹點,他就會發現滿地都是紅粉,那些不過是用來放置人頭的石灰罷了,染成了火紅色,用來迷惑安祿山,真正有用的是滿地的紙花,那是炮仗炸後的遺留物,放在人頭內,早已不知炸飛到哪裏去了。
  安祿山後來終於發現了地上的火紅的粉末,他命人收集起來研究,研究了幾個月,最終還是壹無所獲。
  突來的爆炸打亂了安祿山的計劃,也打消了他強攻潼關的念頭,李慶安有霹靂雷在手中,潼關怎麽可能攻得下來,就在安祿山萬分沮喪之時,高尚給他出了後備之計,叫做‘退而結網’。
  “大帥,其實我也想到過,假如進不了關中又該怎麽辦?”
  安祿山躺在床榻上,赤著上身,正享受兩名侍女給他按捏滿身肥肉的舒服,軍營外已經在收拾行裝,準備返回河東了。
  安祿山遭到了重挫,信心低迷,他懶洋洋道:“妳說吧!我現在該怎麽辦?”
  “其實我要說的辦法和進入關中,控制朝廷是壹樣,只不過是用另壹種手段來達成。”
  安祿山有點興趣了,他壹揮手,命兩名侍女下去,他坐起身披上壹件袍子,笑道:“先生請說,我很感興趣。”
  高尚笑道:“其實我想說的辦法,高仙芝已經在用了,大帥不妨猜猜看。”
  “妳就是喜歡讓我猜謎!”
  雖然這樣說,但安祿山依然興致勃勃皺眉猜想,他忽然笑道:“難道妳也讓我弄個親王玩壹玩?”
  “大帥高明,壹猜就中。”
  高尚豎起大拇指,狠狠拍了安祿山壹記馬屁,道:“大帥想壹想,妳手中有個親王,壹切就以他的名義來發號施令,我估計李豫登基後,在外地擁有軍權的親王們都不會承認,大帥手中的親王自然也不承認,待時機成熟,大帥扶手中的親王稱帝,用他的名義討伐諸侯,逐步壯大自己,然後再用他的名義攻進長安,那時再把手中的親王幹掉,立壹幼王為帝,結果不是壹樣嗎?”
  安祿山壹拍腦門,大笑道:“還是我的軍師管用,竟有如此後備良策,不讓我失望啊!”
  “那大帥想玩哪個親王?”
  安祿山瞇著眼想了想道:“武賢儀生的兩個小白臉我很喜歡,就他們吧!如果能壹起把武賢儀也弄來玩玩,那是最好不過了。”
  “大帥想要那兩個小白臉,很簡單,只要聽我的安排,不僅有汴王、西涼王這兩個小白臉,還有榮王這個老白臉,運氣若好,甚至還有他手中的四萬河東軍。”
  “好!這壹次我對先生壹定言聽計從,絕不更改。”
  ……
  當天晚上,安祿山便撤走了大軍,渡黃河北上,他完全聽從高尚的安排,大軍駐紮在河東南部的絳州,按兵不動,撒下了天羅地網,就等獵物上鉤。
  潼關,李慶安終於得到了確切消息,安祿山確實是撤軍走了,在次日天還沒有大亮,他率二千五百騎兵出了潼關,沿黃河北上,這裏是莽莽的黃土高原,向西山巒起伏,難以逾越,唯有沿著黃河灘地北上,越向北走道路越艱難,三天後,李慶安率兵艱難地抵達了孟門山,再向前走數裏便是著名壺口瀑布,從那裏壹直向南皆地勢險要,水流湍急,無法渡河,只有過了孟門山,到達延州地帶,才有可能渡河,尤其門山縣的黃河官渡,自古就是商賈雲集之地,渡河大船極多,李慶安的目標便鎖定了門山官渡,他派出數十名斥候,壹路打探,他自己則潛伏了下來。
  ……
  經過近半個月的對峙,李亨終於等來了他盼望已久之事,哥舒翰派出心腹來和他面談,此時的哥舒翰又重新回到河湟谷地,他兵力羸弱,物資缺乏,想擁立自立沒有實力,只能繼續支持朝廷,他明確表示,堅決擁戴皇長孫登基,願意服從朝廷調遣,當然,作為條件,李亨答應不再削除哥舒翰的隴右節度使之職,並支援隴右錢糧。
  解決了哥舒翰的問題,大局已定,李亨立刻命令郭子儀動兵,早已準備充足的郭子儀牛刀小試,壹戰便擊潰了李璿和李璥兄弟的軍隊,繼而轉頭向南,直撲盤踞在鄜州的榮王軍隊,郭子儀擔心榮王南下長安,他兵分兩路,先命大將李國良率領兩萬軍包抄坊州,截斷了榮王南下之路。
  郭子儀隨後親率八萬大軍沿華池水南下,進逼鄜州,壹步步收縮榮王的防線,將榮王逼至鄜州北部的伏陸縣壹帶。
  天又下起了蒙蒙細雨,將連日來的幹燥和漫天塵土清洗得幹幹凈凈,空氣中又有了壹種清新濕潤的感覺。
  唐軍大營裏,李亨撐著壹把油紙傘,快步來到了郭子儀的大帳前,自李亨下令發動進攻以來,他都放手讓郭子儀去派兵布陣,從不幹涉,但這兩天李亨終於還是有點忍不住了,前天,明明可以在大槃山壹帶截住榮王的軍隊,但郭子儀還是讓他逃走了,這就使李亨百思不得其解。
  “雍王殿下到!”
  大帳前的衛兵見李亨到來,立刻高聲喊道。
  李亨連忙擺擺手,示意衛兵不要通報,但這時郭子儀已經聽見,迎了出來。
  “殿下,外面下雨,怎麽不在帳中歇息?”
  “哦!下雨煩悶,便想出來走走,透透氣,正好到妳這裏,便想來看看老將軍。”
  “殿下快請進!”
  郭子儀將李亨讓了進來,大帳正中放著壹架巨大的沙盤,這卻是李隆基留下來的,李隆基目前依然在重度昏迷中,由武賢儀來負責照顧他。
  沙盤旁還站著幾名大將,看得出他們正在協商作戰計劃。
  李亨走進了大帳,他慢慢走到沙盤前,見伏陸縣上插了壹面紅旗,便笑道:“老將軍是準備在伏陸縣和榮王決戰嗎?”
  郭子儀搖了搖頭笑道:“要想決戰的話,前天在大槃山便可以打了,何必等到現在?”
  李亨眉頭壹皺,道:“那我就不明白了,老將軍打又不打,戰又不戰,這到底是何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