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大閑人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天下靖平,山河壯麗,獨鐘李氏。   李靖北擊突厥,太宗東征高麗,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3

  欺負小孩子不對,這事幹得有點沒品。
  可李素發現無法克制自己,壹見李治那柔柔弱弱的小受模樣,就忍不住想欺負壹下他。
  而李治這個人,不得不說因為年歲的關系,實在太單純了,幾乎李素說什麽他就信什麽,李素偶爾坑他壹下,李治半天都沒意識到被坑,最後李素不得不破了自己的梗,而李治則壹臉“哎呀,原來我是這麽被坑的,真好玩”的表情,令李素非常無語,不僅無語,而且還情不自禁擔心大唐落到這麽壹個天然呆的小屁孩手裏,實在不知道會被折騰成什麽樣子……
  不僅天然呆,李素還發現這家夥典型的不記打,剛跳進壹個坑,爬出來後不依不饒地主動跳進另壹個坑裏,充滿了“我不入坑誰入坑”的佛家大智慧。
  隊伍出長安,路上走了五天,李素壹路上給李治說三國故事,基本取材於《三國演義》,當然,也免不了壹番胡說八道,記得的細節就照實說,不記得的便胡謅,所以三國故事才說到趙子龍長阪坡七進七出這個情節,整個故事在李素的嘴裏已變成了集玄幻,修仙,懸疑,靈異,倫理為壹體的壹鍋大雜燴,好好的故事全變味了,可李治卻聽得津津有味,悠然神往。
  由此造成的後果是,隊伍還沒到雍州,李治身上和攜帶的行李裏,但凡值錢的東西已被李素敲詐壹空,當最後壹天,李治愕然發覺自己身上最後壹根玉帶被折錢兩貫送了出去,而隨侍的宦官卻壹臉痛苦仰天嘆息時,李治才知道自己已成了大唐諸皇子中最窮的壹位王爺。
  然而,李素的故事實在太吸引人,李治無法克制自己追更至完本的迫切心情,於是……李治開始寫欠條。
  敲詐到最後,連李素自己都不忍心了,內心充滿了罪惡感,於是決定免費給他說故事,至於欠條……熟歸熟,欠條還是要寫的。
  不知不覺,同行多日後,李素和李治的關系漸漸熟稔起來。
  人與人之間的交情,許多時候要看第壹眼的眼緣,這個很重要,緣分是決定人與人之間友誼的紐帶,第壹眼看到對方,心中馬上就會產生壹個不自覺的念頭,自己對這個人有沒有好感,這個人可不可交等等,第壹眼的緣分,決定了接下來的人生裏他會不會壹路陪伴,陪妳哭,陪妳笑,陪妳走過人生的每壹個高低起伏的時期,直至終老……
  如果這碗雞湯太濃的話,不妨換個比較通俗的說法,——“看臉”。
  當然,李素和李治的初識比較意外,李素看的不是臉,而是屁股,盡管屁股也白白嫩嫩很可愛,但李素還是不太喜歡。
  剛開始李治與李素之間還是比較疏離生分的,壹個是皇子,壹個是縣侯,身份上有差距,而且李素也不是那種趨炎附勢之徒,沒有壹見面就抱大腿跪舔的愛好,所以兩人的關系壹直不鹹不淡維持著,直到李素壹時無聊給李治說起了胡說八道版的三國故事,二人之間那點僅存的隔閡終於被順利破開。
  三國故事說到長阪坡情節時,李治對李素的態度已然完全改變,言語和神態間已將李素當成了大哥壹般,小屁孩太單純,沒擺過什麽王爺的架子,反倒經常被李素欺負,而且還把他的錢財敲詐壹空,沖著這份敲詐來的錢財,李素決定把李治引為生平知己。
  ……
  隊伍走得不快,甚至有點拖拉,這是沒辦法的事,越往北,路越不好走,路上積雪不化,結霜成冰,壹不留神便人仰馬翻,隊伍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向前推進。
  這支隊伍是由兩方匯集而成,壹是李家的部曲老兵,百多人左右,另壹方則是小屁孩李治的儀仗禁衛,畢竟是皇子,論排場比李素威風多了,不僅帶了壹千多人的禁衛,連全副儀仗和馬車都隨同上路,身邊有宦官屁顛屁顛侍侯,吃飯睡覺都在那輛寬敞的大馬車裏,李治常把李素叫進馬車,車內置小矮桌,還燒著兩個小銅爐,二人在馬車裏壹個說故事,壹個聽故事,稀裏糊塗的壹整天行軍就這麽過去。
  相處久了,李素也對李治身邊的人了解了大概,李治身邊的中年宦官姓烏,名福,李治從小到大都由這位烏福服侍的,至於那名沈默寡言的將領,則是右武衛屯營的都尉,姓付,名善言,李治的整支儀仗禁衛便由他壹人統率。
  聽到這兩個名字,李素久久無語。
  壹個身邊的奴仆,取個“烏福”,烏福,無福,這麽不吉利的名字陪著李治長大,李世民居然也不介意,至於另壹位就更奇葩了,三棒子打不出壹個屁來的家夥取名叫“善言”,叫悶葫蘆才貼切吧。
  名叫烏福的宦官是個伶俐角色,見李治對李素的態度無比親近,烏福也愛屋及烏,對李素和顏悅色得不行,每次在隊伍裏見到他,總是壹臉諂媚逢迎的笑容,李素想吃什麽想要什麽,方老五和王樁這些糙漢子自然沒那眼力,而烏福卻總是第壹個跳出來,把李素想要的東西畢恭畢敬遞到面前,簡直把李素當成了他的第二個主子,這種態度令李素非常滿意,情不自禁給他點了五星好評,並且很大方地把從李治那裏敲詐來的值錢小玩意扔兩個給他,借花獻佛嘛,反正慷他人之慨。
  至於那位名叫付善言的都尉,自從李素壹腳把李治踹飛後,付善言對李素就不大友好了,哪怕後來李治跟李素的關系非常親近無間了,付善言對李素的態度仍是冷冰冰的,這個……李素就不得不給他打個差評了。
  兩天後,隊伍行至雍州,雍州刺史領全城官吏出城十裏相迎,在李素的授意下,李治婉拒了入城的盛情邀請,隊伍只在城外紮營,第二日清晨悄悄拔營離去。
  過了雍州再往北,不知是不是心理錯覺,李素總覺得天氣變得更寒冷了,壹路上隨處可見未曾融化的大雪,明明已是立春的季節,可這裏仍然滿目蕭然,沒有春暖花開的燦爛景色,沒有春意盎然的綠樹紅花,更不見農戶滿懷喜悅結隊春播的欣欣氣象,觸目所及皆壹片蕭瑟,土地又冷又硬,田地荒蕪,連野草都不見壹株,放眼望去,遼闊的田地裏竟感受不到壹絲生機。
  走到這裏,李素的心漸漸往下沈,就連沒心沒肺的李治,此時臉上也看不見笑容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