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天寶九年八月,劍南道蜀州,青城山下,石橋村。
中午時分,萬籟俱寂,青翠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三十壹章 世家本色

朝為田舍郎 by 賊眉鼠眼

2021-7-5 21:17

  前世註孤生,沒有見丈人丈母的經驗,但顧青知道見丈人丈母是件很兇險的事,幾個性格完全隨機的人坐在壹起假裝很合得來,用壹種談笑風生的形式完成對彼此的性格人品試探,以及對物質條件的摸底。
  更讓人不安的事,這樁婚姻的決定權往往不在自己手上,那種見面後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同於等待被宣判有期徒刑的年數。
  這種感覺實在很不好,哪怕顧青如今已是大權在握,連大唐天子都忌憚七分的大人物,面對岐州刺史府壹位小小的判官時,顧青仍感到心慌氣短,心律不齊。
  “要準備什麽禮品才顯得隆重?”顧青喃喃道,好像在問自己,又像在問段無忌。
  段無忌很無語,張懷玉走後,這位王爺便像丟了魂似的,壹個人坐在院子裏神神叨叨,如同中邪。
  “王爺,您與懷玉阿姐的父母當年已見過面,為何今日還如此緊張?”段無忌不解地道。
  “妳不懂,丈人丈母是很邪惡的存在,呼風喚雨煽風點火無所不能,仗著是閨女的雙親有恃無恐,偏偏我還真不敢下令把他們壹刀砍了,對這種天生無敵的人,必須慎重。”顧青嚴肅地道。
  段無忌失笑:“沒那麽嚴重,王爺可是郡王的身份,懷玉阿姐的父母斷不敢對王爺無禮的。”
  “這次不壹樣,談婚論嫁的大事,他們可能會給我來個下馬威……”顧青神情凝重地道。
  段無忌嘆息:“不會的,他們沒那膽子,王爺您是不知道如今您的名聲有多可怕,天子都忌憚您七分,懷玉阿姐的父母絕不敢給您下馬威,說不定此刻他們也正戰戰兢兢呢。”
  顧青擡頭看著他:“妳與婆娘當年談論婚嫁時,丈人丈母沒在背後興風作浪?”
  段無忌苦笑道:“學生的妻子也是鄉下貧苦出身,丈人丈母都很和氣,那些年村裏辦了瓷窯,日子好過些了,內人是鄰村的,是他們主動托了媒人要將閨女嫁到石橋村來,學生的雙親挑選過後,選了壹位容貌和品行都算不錯的,閨女能嫁到石橋村,丈人丈母高興壞了,哪裏會在背後興風作浪。”
  顧青嘁了壹聲,道:“抖起來了?妳還挑別人?”
  段無忌急忙道:“多虧王爺當年在石橋村辦了瓷窯,從此石橋村人的日子越過越好,成了青城縣乃至整個劍南道數壹數二的富裕村,王爺栽樹,倒教我們這些年輕後生乘了涼。”
  “罷了,妳們日子越過越好,我混得也不差……”顧青喃喃道:“妳運氣好,攤上壹對善良的丈人丈母,我那兩位丈人丈母可就不好說了,尤其是那位丈母並非懷玉的親娘,又是陳郡謝氏世家出身……對了,還有個不省心的小舅子張懷省。”
  段無忌搖頭道:“所謂世家大多雕零,王爺手中掌握的權力才是硬道理,學生實在想不通王爺為何對懷玉阿姐的父母如此忌憚,說句公道話,以王爺如今的身份,張家應是高攀了才是。”
  顧青嘆道:“再過壹千多年,妳就知道丈人丈母多麽可怕了……”
  隨即顧青忽然目露兇光,猙獰地道:“幹脆不要提什麽禮物了,從京兆府死囚大牢裏拎個死囚犯,在張家門口壹刀剁了,來個殺雞儆猴,不信他們敢不嫁閨女。”
  段無忌驚愕地睜大了眼:“呃,王爺,沒必要搞出如此陣仗吧?”
  “也對,萬壹我那未來的老丈人是個視死如歸的書呆子,局面就有點尷尬了,還是走正常流程,帶禮物登門吧。”
  ……
  見丈人丈母的滋味不好受,但再難受也要受,這個關卡是無論如何都避不過去的。
  於是顧青讓段無忌親自給張家遞了名帖,名帖上以晚輩的名義非常客氣地告訴張家夫婦,下午時分會登門拜訪,有種放學後別走……
  與顧青想象的不壹樣的是,張拯夫婦接到名帖後也非常忐忑不安。
  段無忌沒說錯,如今顧青的名氣可是如雷貫耳,天下皆聞,而且大多是赫赫兇名,與叛軍數場大戰下來,安西軍打出了名氣,顧青自然更是名震天下,朝野臣民皆有贊頌,但對顧青的殺性也是越傳越玄。
  傳說顧青在戰場上從來不收俘虜,每戰所俘之敵皆就地梟首,在他手中喪命的敵軍往往以萬為單位。
  相比當年初見時那位溫文爾雅的少年郎,如今的顧青對張拯夫婦來說更可怕,更忌憚了,偏偏這位大權在握殺性不小的權臣看上了自己的閨女,張拯實在不知該高興還是該悲哀。
  壹個是郡王,壹個是對州城刺史都要俯首唯唯的判官,女婿的權力穩穩地壓了丈人壹頭,令丈人既無奈又惶恐。
  “這死囡兒,怎就偏生被顧青看上了?”張拯無奈地嘆氣,手裏的名帖仿佛燙手似的,順手便將它擲在桌上。
  夫人張謝氏卻面帶喜氣,張家如今已漸漸沒落,張家唯壹壹位九卿之壹張九章眼看也要致仕了,作為世家之女,能得壹位郡王為婿,張家的未來豈不是越來越有希望,在娘家人面前從此也能擡得起頭了。
  再說這位郡王可是手握實權的大人物,聽說連天子都要忌憚他,作為姻親,張家未來的勢力也必將水漲船高,越來越風光,尤其是自己的親兒子張懷省,也能從女婿那裏撈個不小的官職,從此登堂入室,成為朝臣,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張謝氏頗為勢利,相比當初見顧青時的處處不順眼,如今顧青在她眼裏卻是處處順眼,放屁都是清香撲鼻。
  “夫君,顧青已是今非昔比,聽說權力大得很呢,夫君與他相見時萬不可端長輩架子,張家眼見已不濟了,正要靠這位女婿多幫襯呢。”張謝氏喜滋滋地道。
  張拯臉色愈發難看,沈聲道:“妳懂什麽!顧青權力大,可對張家不壹定是好事,說不定有滅族之禍。”
  “為何?”
  張拯冷笑道:“妳只見顧青的權力,卻沒見他的危機。安西軍勢大,權臣睥睨朝堂,天子亦不敢不敬,君弱臣強,必有兵災禍劫,誰都不甘心安於現狀,天子豈能對顧青之強權毫無所動?”
  張謝氏道:“那又如何?”
  張拯臉色陰沈地道:“壹旦天子與顧青兵戎相見,便是不死不休,顧青若敗,張家作為顧青的姻親,豈能獨存?九族被誅,我等亦要陪著他上法場。”
  張謝氏臉色也有些發白了,道:“那可如何是好?這樁婚事……”
  張拯冷著臉道:“這樁婚事……老夫其實想拒掉。”
  張謝氏畢竟是婦道人家,聞言頓時有些不舍道:“顧青也不壹定會敗吧?若將來顧青勝了,朝堂改天換地,今日夫君拒掉顧青的求親,豈不是會被他懷恨在心?就算他念舊情不殺張家,只怕夫君以後的仕途從此會徹底斷掉……”
  張拯煩躁地撓了撓頭。
  這根本是二選壹的站隊問題,是道送命題,無論選哪壹方站隊都有生命危險。
  夫婦二人正是躊躇之時,門外卻傳來壹道清冷的聲音。
  “父親大人,這樁婚事您只怕拒不掉。”
  張拯夫婦愕然擡頭,見張懷玉壹襲白衣,靜靜地站在門口,目光冷漠地看著他們。
  張拯皺眉道:“兒女婚姻之事,老夫為何拒不掉?妳以為老夫害怕顧青的兵威嗎?”
  張懷玉眼瞼半垂,輕聲道:“女兒知父親大人有寧死不屈之氣節,但女兒此生已認定了顧青,非他不嫁,若父親大人擔心張家日後被株連,便請父親大人將女兒逐出家門,從今以後女兒的生死禍福與張家再無半點幹系。”
  張拯楞了壹下,接著勃然大怒:“為了壹個顧青,妳連父母都不要了?”
  “女兒是為全家性命考慮,顧青我嫁定了,但女兒不能為了自己的兒女之情而置張家於險地,將女兒逐出家門是最好的辦法。”
  張拯怒極,拍案而起,張謝氏急忙拽住了他的衣角,朝他使了個眼色。
  張拯稍微冷靜下來,張謝氏又露出關懷備至的表情,溫和地笑道:“懷玉,雖說我不是妳的生母,這些年對妳……咳,但妳姓張,是張家的閨秀,這是無法逃避的,我且問妳,顧青他……真會與天子兵戎相見?”
  張懷玉抿唇沒吱聲,這個問題她不會回答,答案若被傳出去了,會對顧青不利。
  張謝氏等了半晌沒等到答案,有些不滿,可如今顧青的身份不壹樣了,連帶著對張懷玉也不能隨便擺臉色,她知道顧青是個非常護短的人,當初為了張懷玉,他差點在張家廢了她的親兒子張懷省。
  於是張謝氏又和顏悅色地道:“聽說顧青麾下十萬安西軍戰無不勝,從無敗績,此言確否?”
  張懷玉冷冷地道:“沒錯。”
  “顧青若與天子兵戎相見,勝算如何?”
  張拯震驚地看著她,怒道:“夫人豈可出此無君無父之言!”
  張謝氏扭頭,忽然變臉:“妳閉嘴!除了壹顆迂腐的書呆子腦袋,妳還懂什麽?這樁婚事既是危機,也是機會,機會是賭來的!”
  張拯目瞪口呆看著她,此時的張謝氏壹反勢利的嘴臉,眼中有了幾許精銳之光。
  這,大概才是真正的世家子弟的模樣吧,張謝氏平日表現得再勢利,她終歸也是自小受過世家教育的子女,到了關鍵時刻,她反倒比張拯更有魄力。
  世家之所以是世家,在豐厚的底蘊之外,還要有敢於壹搏的心態,用壹次豪賭換得家族百年風光,世上的世家門閥大多是如此起家的。
  此刻的張謝氏,便是在審時度勢,判斷自己的籌碼應該押在哪壹方。
  張懷玉也有些驚訝,呆呆地看著她。這位後娘對她可從來沒有半點好臉色,平日裏那勢力又高傲的樣子看起來也分外討厭,沒想到她竟有如此壹面。
  張謝氏皺了皺眉,道:“說呀,顧青與天子,勝算幾何?”
  張懷玉定了定神,道:“我認為……顧青的勝算更高。”
  張謝氏語氣平靜地道:“妳憑什麽如此認為?”
  “安西軍天下無敵,二位大人或許未曾親眼所見,但我見過,天子就算調舉國之兵與之相抗,只怕也不是安西軍的對手,只有親眼見過安西軍在戰場上的精悍勇猛之狀,便能明白‘天下無敵’四個字當之無愧,女兒親眼見過安西軍北拒回紇兵時的樣子,老實說,顧青麾下這支兵馬竟如此精悍,女兒也頗為震驚。”
  張謝氏搖頭:“僅僅是兵威是不夠的,還有嗎?”
  張懷玉想了想,道:“還有,顧青對百姓子民心存敬畏,有再創盛世之大誌。”
  張謝氏仍搖頭:“也不夠,想要得天下,兵威和誌向只是基礎,他還需要四海歸心,需要權貴門閥的支持,需要學派文化的追捧,需要各地宗族和地主的歸順,需要州縣官員的服從,這些……他都有嗎?”
  張懷玉苦笑:“他沒有。”
  張謝氏沈默許久,忽然笑了:“這些,他可以有。”
  “母親大人的意思是……”
  張謝氏迅速看了臉色鐵青的張拯壹眼,卻也不管他的心情,用異常冷靜的語氣道:“妳與顧青的婚事,可以作為兩家合作的開始,懷玉,我知妳對我向來厭惡,說實話,我對妳也好不到哪裏去,我們可以不談母女之情,但顧青此人,陳郡謝氏可以與他合作,共謀天下。”
  張拯終於忍不住了,怒道:“夫人,妳越說越過分了!”
  張謝氏冷冷道:“過分嗎?夫君,妳難道看不出我在救張家?天子已冊封懷玉為郡王妃,無論妳答不答應這樁婚事,天子已視張家和顧青為同黨了,二叔父任多年的鴻臚寺卿,最近突然要告老致仕,妳難道不知原因?”
  張拯張著嘴,被懟得說不出壹句話來。
  張謝氏扭頭望向張懷玉時,臉上又帶上了如沐春風的笑容:“世家雖說沒落,但在民間卻仍有著不小的勢力,若我陳郡謝氏串同各大世家,為顧青奔走,顧青至少能省下二十年的時光。”
  說著張謝氏臉上的笑容越來越迷人:“懷玉,妳去問問顧青,願不願與世家合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