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臣

更俗

歷史軍事

某國X市,著名的華人聚居區,城市居民99%都是華人。
天寧寺外的柏油路在路燈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零八章 戰黃陂

梟臣 by 更俗

2023-4-22 11:45

  黃陂城外,軍卒如蟻,如潮湧來。
  漢津、黃陂兩城長期都給荊湖軍占有,奢家在上饒戰敗之後就棄江州渡江北逃,行動之速,出乎胡文穆的意料,故而放棄漢津、黃陂兩城,沒有來得及對其進行徹底的破壞,使奢家得到兩座相對完整的堅固城池。
  黃陂城給寬達十數丈的護城河環護著,岸邊古柳成蔭,要不是兩軍對壘,此時秋陽正好,恰是柳下談月賞景的良辰佳時。
  雖說寬闊的護城河給黃陂城提供壹道保護,但同時也限制了守兵出城反擊。
  出黃陂四門,皆有石橋架於護城河上,這四座護城河橋也是唯有的四條進出黃陂城的通道。淮東軍要兵臨黃陂城下,敖滄海即令虞文澄先遣步騎以盾車、偏廂車等戰械掩護,進逼四座石橋,將守軍封鎖在城內。
  孫季常原為臨清守將,崇觀九年燕胡寇邊,兵鋒直指臨清,孫季常壹戰未打即率部降燕胡,這樣的將領應該是十分的膿包才對。事實恰恰相反,孫季常降燕後,在打濟南就分外的賣力,甚至身先士卒第壹登上濟南城頭,差點給陸敬嚴斬於刀下。無論後面的大同戰場,還是率部清掃晉北,還是率部隨葉濟羅榮挺進關中,孫季常都十分的賣力,屢立戰功,深得葉濟羅榮的信任。
  細究孫季常在臨清壹戰不打即降燕的內情,傳言稱孫季常曾為濟南鎮將,銜列騎都尉,然而在濟南與前魯王元鑒澄爭妾結仇,給元鑒澄尋機報復,差點削職為民,好在軍中人脈頗深,但給貶到臨清為將,官職連降六級,降為昭武校慰。孫季常因此懷恨在心,崇觀九年才投燕胡。
  敖滄海也無暇細究這些傳言的真假,但孫季常能叫葉濟羅榮派來守黃陂,堵淮東軍的缺口,多半不會是無能之輩。作為最新投燕胡的新附軍之壹,孫季常所部也堪稱兵甲精良的精銳。
  孫季常自然曉得四城橋要是給淮東軍輕易堵死,接下來淮東軍的蠍子弩、拋石弩就會肆無忌憚的逼進護城河,對城頭進行瘋狂的壓制。
  孫季常率部來守黃陂,最先解決的是城中儲糧問題,在那麽短的時間裏,沒有辦法在淮東軍壓上來之前運進更多的物資。壹旦淮東軍的拋石弩推到護河城前,城裏根本造不出什麽拋石弩與其對轟。所以壹定不能叫淮東軍輕易地將四城橋封死。
  孫季常壹方面將弓弩集中到城樓前,將磚石、檑木堆好,點起柴草將大鐵鍋裏的油燒沸起來,做好防備淮東軍直接奪城門的準備;壹面下令打開城門,派兵出城,將淮東軍從四城橋前逐走。孫季常在城裏也制造了壹些簡易盾車,叫兵卒推著出城來戰,兩軍就在護城河橋上展開血肉搏殺。
  雖說出城而戰的守兵,能得到城樓上弓弩的支援,但護城河橋的外端,距城樓已在八十步。雖說城頭的弓弩能射到淮東軍的陣腳位置,但力度已小,淮東軍用盾車結墻,舉盾為頂,從城頭望去,密密集集的有如魚鱗壹般。
  守兵從護城橋出擊,接戰廝殺,盾抵盾,密集的盾牌抵堆在壹起,叫槍矛找不到刺戳的縫隙,掄刀亂砍,雙方不斷的有兵卒倒下,但很快又叫後面的兵卒填住缺口。
而在淮東軍的陣後,蠍子弩以及同樣用絞力投射的梢弩,能夠將壹塊塊大如城墻,壹支支粗如長矛的箭矢、石彈拋射到敵陣之中,這給守兵造成的傷亡更甚於兩軍接戰線上產生的傷亡。
  守軍退卻,淮東軍也不追擊,側後的輜兵便能迅速趕上,在護城河橋之前揮鍬鎬挖掘溝壕,要將守兵完全封鎖在內。
孫季常只能不停的輪流派守兵出戰,還冷不丁派出騎兵沖殺,以防止黃陂城給淮東軍完全封鎖在裏面。
  奢家投燕後,奢文莊沒有保留,將永嘉、會稽、晉安以及上饒等戰事的失利之事,都詳細地分析給北燕將帥知道。孫季常在圍打陽信時,與當時的江東左軍打過交道,吃過敗仗,但對淮東軍在攻城戰裏大規模使用戰械沒有直接而深刻的認識。倘若淮東軍真的有能力在極短的時間裏,將上百架拋石弩逼到城下,那叫淮東軍完全控制護城河外圍,就絕不是什麽好事情。
  ※※※※※※※※※※※※※※※※
  在城下指揮戰事的是澄文澄,敖滄海陪同林縛站在照湖山的觀戰臺上觀戰。
  長山軍第三鎮師是上饒戰事之後,在贛東抵抗軍的基礎之上,吸收贛東北抵抗勢力整編而得來的壹支兵馬,以虞文澄、潘文督為正副制軍。
  贛東抵抗軍來源相對復雜壹些,有贛州軍舊部,有早年從東閩軍退伍歸田的老卒,不過更多是贛東的反抗民眾,基層武官骨架差不多都是從淮東戰訓學堂及諸部抽調的江西籍將卒組成,與敵將韓立曾在祁門血肉搏殺。只不過贛州抵抗軍的人數頗少,到上饒戰事後期,也只有六七千人,在組建長山軍第三鎮師時,雖然又補充了大量的基層武官,但兵馬迅速擴充到壹萬五千人滿編,可以說第三鎮師還是壹支年輕,沒有怎麽經歷過血戰的部隊。
  虞文澄、潘聞叔等將在黃陂城下打得不急不躁,中規中矩,雖說叫敵騎冷不丁的沖殺出來,陣腳有些慌亂,有些不必要的傷亡,但總體還能穩住,配合用盾車、鉤鐮槍殺敵騎兵。由於護城河橋的寬度有限,哪怕守兵用披甲重甲騎沖殺出來,壹次也只能六七匹戰騎並驅而出,只要從正面能用盾車硬生生的扛住,從側翼還能用強弩封殺。
  “傳統的築城再挖城河的方式,怕是要淘汰了。”林縛倒是無意壹天就將黃陂城徹底的封死,對虞文澄所部的表現也算滿意,與敖滄海站在觀戰高臺上,說起城池防守之事,“挖長壕,雖然增加了壹道防禦,但也限制反擊的通道,失去積極防守的可能,這有利我們將拋石機直接推進到城下殺敵。不過看樣子孫季常不會輕易屈服,我們要做好打巷戰的準備!”
  觀戰臺是在照湖山西坡堆土而築,離黃陂東城戰場也就三四裏遠,居高望下,將整個戰場都看在裏間。
  新附軍投了新主子,打得甚是賣命,雙方圍繞護河城橋糾纏了半天,守兵還在輪番的往外沖殺,沒有輕易退卻的意思。敖滄海緊蹙著眉頭,說道:“看來這些狗,娘養的,真以為自己能打贏荊襄壹戰……”
  士氣便是如此,壹旦有求勝的欲望,獲勝的信心,作戰意誌就會堅定。柴山兵馬未出之前,黃陂守兵求勝的欲望與信心顯然不會輕易受挫,那就意味著會給強攻黃陂的淮東軍帶來不少的麻煩,或許真將打殘酷的巷戰。
  林縛說道:“重弩、火油罐什麽的,都不用省——黃陂之敵既然骨頭這麽硬,這麽難啃,就壹定要將他們的骨子打折掉,要挫殺他們的銳氣!”
  火油罐是純消耗物,雖說悶燒煤的附和物為火油罐帶來充足的原料,但也不是無限量供應。重弩戰械的使用,在使用時依舊要面臨嚴重的損耗。壹部重型拋石弩常常會打出百余石彈就會散架。黃陂才是初戰,要是重弩、火油罐都在黃陂消耗壹空,接下來的戰事就要戰卒用血肉之軀去搏殺。
  不過話又說回來,黃陂壹戰是要挫敵銳氣,壹定要打得狠,打得快,待柴山奇兵出擊時,將直接打到敵人的脊梁上,打得敵人陣腳大亂,淮東軍到時候以追殲為主,對重弩的依賴反而不強。
  得林縛提醒,敖滄海將傳令官喊下來,下令將更多的重弩推上戰場,交虞文澄去指揮使用。
  ※※※※※※※※※※※※※※※※
  這時候高宗庭從後面登上觀戰臺,說道:“剛有斥候從漢水西岸回來,看來荊門守兵有降敵的可能啊……”
  “胡文穆優柔寡斷,荊門是守是棄,怕到荊門給合圍之時都沒有壹個準主意,哪裏能奢望荊門守將有抵死守城的決心?”敖滄海轉回頭來,對胡文穆也有些不屑,說道:“只希望他能把荊州多守幾天。”
  對荊門守將,林縛不是很熟悉,他本意是直接命令胡文穆放棄荊門,後來出乎種種考慮,沒有直接幹涉荊門守棄。荊門很可能會很快失守,林縛也沒有覺得意外,要是葉濟羅榮連荊門都啃不下,荊襄戰事倒也簡單了。
  林縛說道:“敵軍在鄂東,糧草奇缺,但也曉得先往黃陂填足糧秣,即使鐵門山那邊,燕胡也趕著送去數千頭牛馬,叫守軍能吃上壹陣子。漢津西城緊臨漢水,我們不能將漢津圍死,總能有糧草從漢水補進城去。胡文穆僅給荊門就留下壹個月的糧草,想要荊門守兵有堅守的意誌,的確很難……”
  河南諸地皆殘後,燕胡在南線征戰的籌糧的確是個難題,不過燕胡,特別燕西諸胡是遊牧部落,同時期將大量的牧群往南遷移,在野地牧養的牛羊也確實替燕胡解決了壹部分吃糧問題。
  在常人的概念裏,胡人牧馬,其實燕西胡人在草原牧養更多的是牛羊。根據軍司情潛入燕西的密探情況,在燕西草原,壹戶胡人五到七口人,常常牧養十數匹馬,數十頭牛,二三百只羊。
  在晉北、燕南以及河南靠近黃河的壹些地區,由於人口銳減的關系,大量的耕地給內遷的胡人圈為牧場,胡人役漢人為奴,牧群的規模更大到數十匹馬、兩三百頭牛、上千只羊的規模。
  不過整體上,燕胡在荊襄的糧草仍然是處於極度緊缺的狀態,需要從洛陽經南陽源源不斷的運糧南下供給才夠。抑或強攻下荊州,從荊州城裏也能叫燕胡獲得大量的補給。
  而前期燕胡在糧草最緊張的時候,優先供給鄂東防線,也考慮鄂東諸城寨有給淮東軍切割包圍的可能,需要儲備充足的糧草。有糧才能叫人不慌,才能叫守兵有固守城池的信心。
  “也許葉濟羅榮的屠城令也是個因素。”高宗庭說道:“南陽大屠之後,叛將韓立在彭灣嶺屠殺婦孺兩千余口,田常也在石河驛殺俘千余人,在血腥殺戮之前,荊南諸縣敢奮起反抗的城寨極少,當陽、河溶等城在內,都在敵兵剛至之時,就獻城而降。周繁眼下圍著荊門,普碣石已率步騎壹萬五千人先往西南去打夷陵了,胡文穆在荊州城裏,也沒有出兵與敵野戰的勇氣!”
  林縛早已練就壹副鐵石心腸,胡人殺燒擄掠,自然要血債血償,但他知道最血腥、最暴虐的屠殺者,恰恰是那些投降過去的叛將降卒,更叫他恨得咬牙切齒。
  林縛握著腰間的佩刀,關節捏得發白,說道:“血債總需血來償,這壹天已經不遠了,就叫他們再猖獗幾天!”
  降敵而參加屠殺的叛降軍官以及燕胡軍官,他會壹個都不饒,但那些降卒……林縛想到馬壹功,甄氏那邊缺少人手擴大對漢陽李氏的攻勢,戰後可以考慮將大量的俘虜投到高麗戰場上去。
  高宗庭說道:“或許淮東水營分壹部往上遊,到荊州壹線作出登陸之勢,可以將燕胡更多的騎兵吸引到荊州附近去……”
  荊州城裏,只需要三萬兵馬足夠了,為防備淮東兵馬從荊州登岸相援,燕胡將更多的騎兵往南移,也是必然之舉。
  “待燕胡兵馬合圍荊州再說!”林縛說道:“眼下還是先打黃陂……”
  高宗庭也不急於建議林縛派去兵荊州佯動,又問道:“長軒嶺那邊如何?”
  敖滄海說道:“孫季常不敢驅兵出城太遠,長軒嶺那裏築壘,沒有阻礙……”
  長軒嶺在黃陂城北往西壹些,南坡離黃陂城十四五裏,山勢不高,但往北延伸有三十余裏,為孝昌縣雙峰山的南脈,在長軒嶺築壘,是做兩手準備。
  壹是對黃陂的圍攻,不會做做樣子,會真刀真槍的搏殺。要是能迅速將黃陂城攻陷,將解決後面很多的麻煩。再壹個就是考慮未必有足夠的時間拿下黃陂城,柴山兵馬很可能不得不提前進擊襄隨腹地,林縛就要考慮率精銳步騎直接繞過黃陂城深入荊襄腹地打殲滅戰,長軒嶺在黃陂城後,就能成為淮東軍進軍荊襄腹地的壹個臨時補給據點。
  不管怎麽說,淮東軍在長軒嶺築壘,在黃陂城未陷的情況下,就直接將觸手往鄂東防線縱深處延伸,都將進壹步將敵在石城,隨州的兵馬往大洪山南麓,往孝昌雙峰山壹線吸引。
  ※※※※※※※※※※※※※※※※
  虞文澄所率的長山軍第三鎮師,在淮東軍裏是壹支年輕的,經驗有所不足的部隊,但不意味著將卒就沒有敢拼敢殺的精神。
  孫季常率部降胡,兵甲極為精良。
  燕薊崩潰,三邊及京營諸軍大量都沒能南逃,或俘或死或降,邊軍大量的精良兵甲,就直接歸燕胡所有。特別是京營軍,戰力不強,由於拱衛京畿與帝室,可以說裝備著當世最精良的兵甲。此外,燕京城裏,還有壹個龐大的武庫,儲備著大量的兵甲弓弩,都要燕胡繳獲去。
  淮東軍這些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打造鎧甲,虞文澄所部雖說正式組建不過四個月,但將卒披甲率已經達到五成,要比池州軍、荊湖軍、淮西軍都要高。
  不過投降燕胡的新附軍,自身在投降之前,就是裝備精良的鎮軍或邊軍或京營軍,再依靠後期的繳獲,披甲率甚至高達七成,八成,所用的弓弩也絲毫不比淮東軍差半分。
  唯壹的區別,就是淮東軍擁有更多的重型戰械。
  林縛要敖滄海不要在黃陂壹戰節約重弩的消耗,敖滄海就叫輜兵將後備的壹批蠍子弩、梢弩等重弩推上前陣。
  床弩以及大量的蹶張強弩,只能放平射敵,兩軍接戰時,只能平射的床弩、蹶張弩由於不能放置在陣前而失去效用,步弓拋射對鐵甲及大盾的鉆透力有限,也沒有辦法大量的部署在陣中,淮東軍的拋射射程達三四百步的蠍子弩及梢弩,除了能攻擊敵塞,更能直接置於陣中打擊敵陣,就能體現極大的優勢出來。蠍子弩、梢弩弩架之下皆裝小輪,隨步卒出戰,進退兩便。
  在接陣處,兩軍都用甲卒,都用盾矛穩住腳陣,不叫對方有破口而入的機會,普通弓弩對甲卒的殺傷力也有限。而當二三十斤重的石彈從三四百步遠處擲來,即使頭戴鐵盔,身穿鐵甲,給擲中,也難逃頭裂骨斷的下場。當巨矛投來,洞穿鐵甲如穿河泥。當壹具具軀體給長矛死死地釘在地上掙紮、慘叫,其撼震力絕非那壹兩重的羽箭插在身上能比。
  虞文澄見前陣穩住之後,即在陣後或兩翼部署更多的蠍子弩、梢弩,壹次數十石彈、數十支巨箭的去打擊出城接戰的守兵。
  淮東軍乍看也沒有強到不能對抗的地步,但淮東軍越打越穩,特別是集於陣後及側翼的重弩越來越多,孫季常抵擋不住這麽大的傷亡,而見淮東軍又不會給他誘惑輕易抵近城下叫他有機會用滾石檑木砸殺,最後只能坐看淮東軍在護城河橋外側挖成長壕。
  叫淮東軍挖出長壕將出城反擊的通道完全堵死之後,孫季常這才有機會真正領教淮東軍密集使用戰械的厲害之處。
  數以十計的拋石弩就隔著護城河,在距城墻根約四百步遠處組裝。壹堆堆材料從輜重車上卸下,飛快地組裝成高達十數丈高的重型拋石弩,在缺了壹角的明月下,仿佛壹頭頭的巨獸趴在那裏,將尾巴高高的豎起來,在更近的地方,數座巢車飛快地立起來。
  月色很亮,所以孫季堂在城頭能清晰地看到從輜車搬下來石塊的大小,心想這麽大的石頭,要是直接砸在城頭上,他不相信臨時在城頭用圓木搭建的戰棚能攔住壹下。
  這種巨型的拋石弩,孫季常相信黃陂城裏即使有技術足夠熟悉的工匠,三五天也不能造出壹架來,而淮東軍在護城河外,壹夜就豎起二十多架來……
  重逾百斤的石彈投擲而來,城門之前的敵樓挨上壹記,即塌壹片,兩三下就皆成廢墟。而貼近護城河所立的巢車,更是淮東軍近城攢射的床弩、蹶張弩的射擊平臺。
  在淮東軍拋石弩、床弩、蹶張弩的砸射下,守兵無法在箭石覆蓋的城段立足,只能往兩邊躲避,或者直接先避到城下的躲兵洞裏去。
  而城墻每給重逾百斤的石彈正面砸中壹次,便要地動山搖,磚石砌裹的墻面也隨之枝裂出清晰的痕跡來,叫人懷疑在同樣的地方給多砸中幾次,這段城墻就會塌下來。
  守兵散避,沒有箭矢射下,淮東軍即遣輜兵、民夫蜂擁而下,將填滿土的布袋填入護城河,同時填出數條直接接近城墻根的進兵通道來。
  由於淮東軍的進兵通道與城門錯開,孫季常在城裏也沒有辦法出城反擊。
  由於淮東軍用重弩對城墻的覆蓋打擊能力極強,巢車置床弩平射,城下用蠍子弩拋射,就能將壹段城墻的守兵驅趕出去,淮東軍就可以直接用雲梯攀附城頭,在城頭站穩腳之後,與從兩邊趕來的守兵搏殺。
  孫季常也早就看到無法直接阻攔淮東軍登上城頭,便考慮在城內打巷戰。由於淮東軍的重型拋石弩只能在城外轟射,守軍退到城內,拉開縱深,就能避免給淮東軍重型拋石弩直接打到,在失去城墻的優勢之後,也避免重弩不足的劣勢。當然,只要準備充足,在城裏打巷戰,守兵依舊據有地利。
  鄂東本身就是殘地,胡文穆棄黃陂時,將軍民都撤走,奢家也沒有將家小留在漢津、黃陂,除了少量丁壯工匠外,黃陂城裏就是三萬守軍,其中孫季常本部兩萬人,另有羅獻成派來的部將馬魁德壹萬雜兵。
  不得不說燕胡約束新附軍的手段非常有效,孫季常這樣的高級將領,根本就不會再考慮投降這事。而那些普通的兵卒,且不說燕胡的軍戶之制對他們的拉攏,只要參與過屠城事的,手裏沾染了血腥,也在自己的心裏堵絕了退路,廝殺時變得更瘋狂。
  淮東軍雖說用重弩掃清城墻叫步卒能用雲梯直接攻上城頭,但登上城頭之後,重弩無法分辨敵我,就無法再有效的掩護,還要在城頭壹尺壹寸的跟守兵爭奪。從兵臨城下計時,壹直到第四天才徹底地占據東城門,打開從東城門直接攻入黃陂城內的通道。
  不過,孫季常在東城門內又挖出壹道塹壕,在東西長街上布下好幾重街壘,拉開架式要打巷戰。
  敖滄海也不懼消耗戰,使虞文澄所部從東城門輪番進攻打巷戰,又使張茍率部從北城門打入。荊襄會戰,雙方動用的總兵力高達七八十萬,淮東軍要沒有填進去幾萬條人命的決心,怎麽可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卷十壹 狂瀾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