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江山

知白

歷史軍事

家積貧則苦,國積貧則弱,家苦國弱,民何以生? 盛世文明興,亂世野蠻起,好在這中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三十二章 損兵折將又丟城

不讓江山 by 知白

2022-2-10 19:45

  南平江,南岸。
  唐匹敵站在高處回望南方,武親王的隊伍沒有追的太急,只是遠遠的綴在後邊。
  唐匹敵大概可以判斷出來,武親王心有疑慮,也不敢貿然再戰。
  這壹戰,武親王縱然將羅境的隊伍擊敗,安陽軍幾乎可以算是全軍覆沒,可寧軍的突然出現,讓武親王不得不小心起來。
  因為這壹戰安陽軍全軍覆沒,武親王的楚軍損失也不是很小。
  這種規模的戰爭,壹旦廝殺起來,死傷就不是幾千,甚至不是幾萬。
  況且安陽軍又不是全都被擊殺,而是潰散。
  更為主要的是,武親王不了解寧軍,不知道兵力人數,不知道領軍之將,他不會冒險。
  “妳當時若分給我騎兵,我未必不能殺了那老賊。”
  羅境有些懊惱的說了壹句。
  唐匹敵搖了搖頭,卻並沒有回答。
  羅境看向唐匹敵,沈默片刻後嘆了口氣:“縱然不殺那老賊,妳讓我帶兵搶回羅枝節的屍首也好。”
  唐匹敵道:“不如等以後手刃了武親王報仇更好。”
  羅境再次看向唐匹敵,在這個面容冷靜的年輕人身上,羅境看不出任何情緒上的變化。
  “妳就不想擊敗楊跡句?”
  羅境道:“中原江山,誰能擊敗那老賊,誰就是新的戰神。”
  唐匹敵道:“擊敗分成很多種,這壹種不是我想要的,而且未必能擊敗。”
  “如果當時我帶著隊伍上去,是兩敗俱傷的局面……所以我不會下這個軍令。”
  羅境沒有再多說什麽,可是卻覺得唐匹敵過於冷靜,冷靜到有些不近人情。
  可是再想想,若沒有唐匹敵來救援,別說是搶不回來羅枝節的屍體,連他也要葬身在戰場上。
  “如果我孤身壹人,我可能會隨妳而去,沖鋒向前。”
  唐匹敵站在羅境身邊說話。
  “可我不是,我帶著的寧軍隊伍,是李叱的心血,是冀州百姓的屏障,我把隊伍折損在這,李叱數年心血付之東流,冀州也會落入別人之手。”
  唐匹敵看向遠處,那裏依稀可見楚軍旗幟。
  “妳知道武親王如何用兵,我也知道他如何用兵。”
  唐匹敵道:“我們兩敗俱傷,但他重整兵力壹定比我們快。”
  羅境輕輕吐出壹口氣:“我知道妳說的都對,我只是……”
  唐匹敵道:“我也知妳的心情。”
  兩個人對視壹眼,都沈默下來。
  或許是因為摸不清楚寧軍的底細,又或者是見寧軍戒備森嚴進退有度。
  所以武親王居然沒有趁著寧軍渡江之際進攻。
  其實這是最理智的選擇,對敵人絲毫都不了解,又靠近安陽城,武親王也不敢冒險。
  哪怕他也知道,安陽城裏的人不太可能會支援羅境。
  寧軍退回南平江以北,到了安陽城外。
  羅境說要去叫開城門,唐匹敵卻搖頭說去也無用。
  羅境不信,帶人到城門口,站在門外喊話,他破口大罵,讓人把城門打開。
  城墻上的守軍卻沒人理會,更沒人去開城門。
  不多時,有數名官員登上城墻,勸羅境離開,不然就開弓放箭。
  羅境怒道:“妳們這些小人,我為安陽之主,給妳們榮華富貴,如今卻要阻攔我進城,難道就不怕我攻入城中,滅妳們滿門?!”
  城墻上,壹個官員罵道:“呸!妳就是無恥之賊,竊據安陽,我等是朝廷官員,如今奪回安陽是正義之舉,妳若要攻城,只管來攻!”
  那正義凜然的樣子,和在羅境面前猶如哈巴狗壹樣的時候,判若兩人。
  羅境氣惱之極,再想想唐匹敵之前對他說的話,更加氣憤。
  唐匹敵之前就說過,這些留守的文官,多是安陽本地人,或是豫州人。
  其中壹大部分,都是看曹家的臉色行事,而曹家之所以勢大,還不是因為武親王。
  若妳此戰取勝,回來自然沒有什麽阻礙,可是妳此戰失利,那些人必會阻攔妳進城。
  壹想到這些都被唐匹敵猜中,羅境心裏就越發惱火。
  他悻悻的回到軍中,唐匹敵看他樣子,都能感受得到他心裏的難受。
  “不過是壹群宵小之輩,又能翻起什麽風浪。”
  唐匹敵道:“雖然我沒有答應妳進攻左武衛,但此時妳若說進攻安陽,我即刻就下令攻城。”
  羅境搖頭嘆道:“算了吧……妳若攻城,楊跡句那老賊必然在妳背後偷襲,妳腹背受敵,最終也難逃壹敗。”
  他長長吐出壹口氣道:“皆為天意。”
  其實這又和天意有什麽關系。
  他在安陽才多久,那些官員,那些世家豪門,又怎麽可能真的對他忠心不二。
  高真派人回來求援的時候,也猜到了會是這樣的結果,所以才不敢讓回去的人說羅境兵敗。
  若不派人回去求援,羅境可能會被困死,就算那些人還對羅境心有懼意,又有何用?
  可是只要派人回去,那些人立刻就會猜到是羅境兵敗。
  他們歷來都看曹家臉色行事,羅境來安陽之前,他們都是曹家的跟班。
  如今羅境兵敗回來,他們若有那個本事,別說是不開城門,可能早已經殺出來取羅境項上人頭了。
  “咱們走吧。”
  羅境看向唐匹敵道:“我雖然氣惱,但也還沒有失心瘋了……這地方,我早晚都會回來屠了它。”
  唐匹敵道:“妳先跟我回冀州,等李叱從西北回來後,安排把幽州交接還給妳。”
  羅境楞了壹下。
  他看向唐匹敵,眼睛裏都是不可思議。
  “李叱與妳,真的會把幽州還給我?”
  “真的。”
  唐匹敵道:“幽州是妳的,隨時都可回去,只要妳在,妳就是幽州之主。”
  羅境站在那,壹時之間竟是不知道說些什麽。
  江南岸。
  武親王楊跡句坐在戰馬上,以千裏眼看向江北。
  他有些遺憾地說道:“此戰雖然將羅境的兵馬幾乎盡數殲滅,又能讓安陽城失而復得,可是……走了羅境,這壹戰的大勝就變成了小勝。”
  他看著江北方向說道:“那姓唐的年輕人,以前從未聽聞,見他所率軍隊,進退有度,配合默契,此人又有在萬軍之中沖殺的武藝……這人,比羅境還要讓我擔憂。”
  手下人笑道:“冀州兵馬,不過是壹群草寇,這些人馬也許就是他們的全部精銳,搞不好還是原來曾淩手下的冀州軍壹部。”
  武親王搖頭:“給我去查此人名號,無論如何都要查到,我有壹種不好的預感……此人日後可能會是朝廷心腹大患。”
  與此同時,冀州西北,定賢縣。
  李叱站在城墻上看著城外遠處,腦子裏都在思考著如何根治西北地方的民亂。
  百姓們信奉邪教,是因為心中沒有敬畏,沒有信仰。
  滅了邪教並非難事,讓百姓們心中有敬畏有信仰,才是真正的大事。
  “寧王殿下。”
  就在這時候,程無節到了李叱身後。
  李叱回身看向他:“老程,有事?”
  程無節俯身道:“殿下,我想請殿下準我去做壹件事。”
  李叱看了看他,搖頭道:“妳若是想去賊兵那邊勸妳的同鄉好友,那就算了吧,他必不會聽妳勸說,說不定還想殺了妳。”
  “那不可能!”
  程無節自信道:“我與他是至交好友,從小壹起長大,只要我去勸……”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李叱道:“世道在變,人心在變……老程,妳的至交好友,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
  “他曾經是妳的同鄉,現在是賊兵的將軍……妳去勸他,他會覺得妳是在阻攔他的前程。”
  李叱道:“我已經交代柳戈和淡臺,之後與賊兵交戰,盡量保妳朋友周全。”
  “殿下,我不是這個意思。”
  程無節搖了搖腦袋說道:“我是個粗魯人,莽撞人,但我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如今兩軍對壘,我和他各為其主,就算是朋友,戰場上也不該記著這朋友身份,可我殿下,我想勸勸他,勸他棄暗投明,過來與我壹道輔佐殿下。”
  程無節道:“他真的是壹個很厲害的人,比我厲害十倍百倍。”
  李叱還是不肯答應。
  程無節無奈,只好下了城墻。
  回到住處,程無節坐在那發愁。
  小六對他說道:“老大,妳要是真想去見遏軻摩,我們倆陪妳去,咱們今夜偷偷離開。”
  小九嘿嘿笑了笑道:“那家夥在村子裏的時候,和咱們幾個可是最親近的,難不成還把咱們趕走?”
  程無節道:“那怎麽會,他在村子裏的時候,對妳倆的好處,比我對妳倆的好還要多的多。”
  小六道:“寧王殿下擔心妳去會有危險,咱們不告訴寧王就是。”
  小九笑道:“寧王又不知道我們和遏軻摩關系有多好,所以才會擔心。”
  程無節點了點頭:“也罷,今夜我們就偷偷的出去,若是能勸遏軻摩來這邊,和咱們壹起輔佐寧王,那得多美。”
  當夜,這三個人就悄悄的離開軍營,結果才出縣城沒多遠,就被柳戈帶人攔住。
  柳戈看著他們三個笑道:“殿下就知道妳們三個會在夜裏偷偷溜出去,我已經在這等妳們多時了。”
  柳戈笑道:“回吧,寧王吩咐,絕不可讓妳們去賊兵那邊。”
  程無節他們求柳戈放他們走,好說歹說,柳戈自然不可能答應了他們。
  程無節發誓說,只過去勸勸,說得動說不動,都會盡快趕回來。
  柳戈告訴他們,遏軻摩早已經不是他們熟悉的同鄉好友,此人性格陰沈冷硬,妳們去了,他未必會把妳們當朋友看待。
  程無節他們出不去,只好回了縣城。
  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這三個人,居然混進往城外取水的隊伍,避開了柳戈安排的手下,偷偷出了城。
  取水的隊伍到了河邊,他們就悄悄潛入河中。
  從小就在小仙湖邊上長大,水性自然都很好,悄悄的潛水出去壹段,然後遊水過河。
  三個人到了河對岸,在蘆葦叢裏藏了好壹會兒,這才敢出來。
  小六看著寧軍取水的隊伍回去了,他嘿嘿笑了笑道:“還想攔著咱們,嘿嘿,哪有那麽容易。”
  小九道:“咱們快去快回,殿下他們也許都不知道我們出去過。”
  三人得意洋洋,離開岸邊,朝著賊兵那邊過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