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壹個穿越千年的靈魂,壹名卑微的少年,壹輛神秘的牛車,命運交織,演繹出壹段金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20章 不平靜的壹夜

兵臨天下 by 高月

2018-7-26 10:10

  十幾年來,劉表只有兩次徹夜難眠,壹次是他剛到荊州赴任,孤身壹人,無兵無糧,又無可用之人,那時他連著幾夜難眠。
  再壹次就是今晚,劉表徹底和侄子劉璟決裂,欲殺他而沒有成功,卻反而被他抓了兒子逃走,這讓劉表心中又是憤怒,又是沮喪。
  直到失敗給了劉表重重壹擊,他煩亂如火燃燒的內心才終於冷靜下來,頑固的頭腦也漸漸開始清醒,他站在書房窗前凝視著天空不斷飄落的雪花,樹上和花壇上已經積了薄薄壹層雪花。
  劉表知道,漢水不會結冰,無法阻攔劉璟大船東去,他現在應該走了吧!不會再留在危險之地。
  劉表低低嘆息壹聲,心中略略有些懊悔,他發現自己被私欲蒙住了心智,劉璟畢竟是他侄兒啊!
  侄兒想著繼承伯父的事業,這其實也並不是什麽大逆不道之事,他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自己為什麽就不能容他?
  還有勾結江東,這明顯是江東的離間之計,兩支剛剛血戰結束的軍隊,最多只是交換戰俘,怎麽可能握手言歡,那樣怎麽給士兵交代,怎麽給臣民交代?
  劉表並沒有意識到這是蔡瑁的偷梁換柱,他只想到了這是孫權的反間之計。
  更讓劉表懊悔的是江夏,在他最初設想中,解決了劉璟,也就同時解決了江夏,他可以讓另壹個從侄劉虎監視江夏,就像他在長沙郡的兄長劉磐壹樣。
  但現在劉璟逃走了,那江夏也就成了大問題,劉璟會擁兵自立嗎?會率軍殺入長沙郡嗎?
  劉表想到了黃忠,他對自己的忠誠恐怕不如劉璟,這種對長沙郡的擔憂就更加沈甸甸地壓在劉表心頭。
  不管是親情上的懊悔,還是理智上的清醒,都讓劉表陷入壹種難以拔出的自責之中,夜色深沈,他仿佛更加蒼老了……
  不知過了多久,書房外傳來腳步聲,壹名侍衛在外稟報:“啟稟州牧,劉別駕求見!”
  劉別駕就是劉先,僅次於蔡瑁和蒯越的荊州第三號實權人物,頗得劉表的信任。
  相對於蔡瑁偏向劉琮,蒯越偏向劉琦,劉先則屬於中立派,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蔡蒯之間的平衡,也正是這個緣故,劉表在遇到壹些危機時,首先想到的便是他,今晚也不會例外,不過今晚是劉先主動前來。
  劉表點點頭,“請他進來!”
  很快,劉先匆匆走進了書房,他年約四十余歲,身材瘦高,他對劉表行壹禮道:“州牧,臣有要事稟報!”
  “什麽事?”劉表回頭註視著他。
  “剛才璟公子派人來找我,送來壹份軍報,又請我轉壹封信給州牧。”
  “信在哪裏?”劉表有些緊張地問道。
  劉先將信呈上,劉表接過信卻沒有著急看,而是先問道:“他送了什麽軍報?”
  劉先雖然不知道劉表要對劉璟下手之事,但劉璟請他轉送給劉表壹封信,他心中便明白了幾分,劉璟匆匆離去,必然是和劉表有關。
  “回稟州牧,璟公子說江東增兵,他擔心江夏安危,所以緊急趕回江夏。”
  劉表半晌苦笑壹聲,還不算太糟糕,至少劉璟找了壹個借口,維護雙方的面子。
  他嘆息壹聲,對劉先道:“別駕,蔡軍師找到了劉璟私通江東的證據,陸績也承認孫權和劉璟私下有往來,人證物證確鑿,妳說我要不要以州牧名義公開宣布此事?”
  劉先心中壹怔,他這才意識到,劉璟緊急離去必然是發生了大事,極可能是州牧想殺劉璟而未遂。
  他沈思壹下問道:“可是州牧考慮過這樣做的後果嗎?”
  “我考慮過了,但我想聽聽妳的意見。”
  “回稟州牧,這樣做固然是可以毀掉劉璟的名譽,但江夏人卻相信這不是真的,他們認為這是為了交換戰俘,這樣做的直接後果便是江夏獨立。
  不僅如此,很可能長沙郡也保不住,然後南方四郡,後果相當嚴重,州牧以為丟失荊州大半疆域,換來壹個劉璟的名譽損失,是否合算?”
  劉表沒有吭聲,這就是他內心的矛盾所在,公開劉璟勾結江東,打擊他的聲譽,將有效阻截他謀取荊州牧之位。
  但另壹方面,他和劉璟就沒有緩和的余地,劉璟必然會割據江夏,會在江東的支持下,攻占長沙郡和零陵等南方四郡,這個損失將是荊州無法承受。
  劉表不得不權衡其中利弊,而劉先的勸告無疑使他內心天平偏向了談判,況且兒子在劉璟手中,他也有壹點投鼠忌器。
  劉表心中暗暗嘆息壹聲,終於決定放棄公開劉璟秘密,便點了點頭,慢慢坐下來,拆開信看了壹遍,劉璟在信中承諾,回江夏後將把劉琮放回來,但要求他保證路上安全。
  劉表知道劉璟指的是張允,不過張允已經在來襄陽的路上,不會有什麽危險,關鍵是劉璟肯放劉琮,這是他最關心之事。
  劉表壹顆心放下,又繼續向下看,在信的最後,劉璟提到希望荊州使者來江夏,共商江夏前途,這句話令劉表精神壹振,事情還沒有到最壞的地步。
  但壹轉念,劉表又明白過來,劉璟之所以沒有翻臉,願意繼續談江夏之事,並不是看在自己是他伯父的情面上,而是看在荊州牧的份上,說到底,他還是想謀荊州牧之職。
  劉表心中又忍不住有點惱怒起來,但這壹次他克制住了,沈思片刻,對劉先道:“坐下吧!我們商量了壹下江夏之事。”
  有些事情不用說破,劉璟既然是請劉先送信給劉表,就是暗示由劉先來江夏談判。
  劉表自然心裏有數,劉先屬於中立派,他確實是最合適人選,不僅劉璟認識他,他劉表也認可劉先,談判人選就這麽定了下來。
  劉先也是心知肚明,他要當這個中間橋梁了,他並沒有推辭,欣然點了點頭,坐下來笑道:“州牧,我建議我們先從江夏太守談起。”
  陶湛半夜被劉璟派人接走,黃月英只知道襄陽出了事,但具體出了什麽事她卻不知道。
  她心中為陶湛擔憂,偏偏孩子晚上又哭鬧幾次,讓她壹夜都睡不好覺,壹直忙碌到天亮。
  天剛剛亮,黃月英忽然被院子裏的壹陣響動驚醒,隨即聽見老家仆稟報:“夫人,老爺回來了!”
  黃月英壹陣驚喜,連忙起身走出房間,只見院子裏竟鋪了壹層白茫茫的雪,她這才知道原來下了壹夜的雪,但此時她已經不關心下雪,她只關心丈夫。
  這時,諸葛亮頭戴鬥笠,身披蓑衣走進了院子,在他身後還跟了壹人,也是頭戴鬥笠,身披蓑衣,兩人壹樣的打扮。
  壹進院子,諸葛亮便笑道:“娘子,有沒有熱湯,走了壹夜的路,又冷又餓,可遭罪了。”
  “看妳,晚上怎麽不找地方休息過夜,白天再趕路不行嗎?”黃月英聽丈夫跑了壹夜的路,不由有些埋怨。
  後面男子歉然道:“大嫂,這件事都怪我,我壹心想來襄陽住宿,結果錯過了宿頭,只好趕了壹夜的路。”
  黃月英見此人頗為年輕,也就二十歲左右,似乎沒有見過,便笑問道:“夫君,這位是?”
  諸葛亮拍拍腦門笑道:“我忘記介紹了,這位是董休昭,南郡枝江人,我和他父親關系很好,不過他們已經舉家搬去蜀中,在蜀中我就是住在他家裏。”
  年輕男子連忙躬身施禮,“在下董允,給大嫂添麻煩了。”
  黃月英笑著回壹禮,“歡迎董公子來做客!”
  這時,丫鬟從書房裏出來,“夫人,火盆已經點好了。”
  黃月英連忙笑道:“夫君,快進屋吧!烤火暖和暖和,我去給妳們端熱湯。”
  “阿果怎麽樣了?”諸葛亮又問起自己的女兒。
  “她睡得正香甜,夫君等會兒再去看他,先休息壹會兒。”
  諸葛亮點點頭,和董允脫去蓑衣鬥笠,進了書房,兩人搓搓手,在火盆旁坐了下來,想到昨晚之事,董允不解地問:“孔明兄,妳覺得昨晚究竟是出什麽事?”
  諸葛亮和董允在半夜趕到襄陽,準備在襄陽城外住宿,不料襄陽城外布滿軍隊,不準他們靠近襄陽城,他們只得走夜路回隆中。
  諸葛亮搖搖頭笑道:“我又不是神仙,離開襄陽兩個月,怎麽知道昨晚發生了什麽,妳問我,我又問誰?”
  “夫君可以問我!”
  黃月英端著朱紅漆盤走了進來,漆盤裏是兩碗熬得濃厚的肉湯,熱氣騰騰,正是驅寒上品之物,她跪坐下來,將肉湯放在兩人旁邊的小桌上,又笑道:“妳們想知道昨晚襄陽發生什麽事了嗎?”
  “娘子怎麽會知道?”諸葛亮心中微微壹楞。
  “因為我們家昨天來了壹個客人,正好和這件事有關。”
  黃月英神秘地對丈夫壹笑,這才慢悠悠道:“昨天陶九娘來我們家裏做客,本計劃多住幾天,但昨晚半夜發生了緊急之事,被士兵接走了。”
  董允不知道陶九娘是誰,但諸葛亮卻知道,他立刻反應過來,“莫非昨晚是劉璟出事了?”
  他見董允壹臉茫然,連忙給他解釋,“陶九娘便是柴桑陶氏之女,和月英關系極好,她同時也是劉璟的未婚妻。”
  董允恍然,原來是劉璟的未婚妻,他沈吟片刻又問:“聽說劉璟在江夏大勝,擊敗江東軍主力,他應該是來襄陽述職,怎麽會發生昨晚的緊張事件?”
  董允身在蜀中,雖然也知道壹點天下大勢,但對細節之處卻不甚了解,諸葛亮卻心中明亮如鏡。
  他搖搖頭嘆息道:“因為劉璟是劉表之侄,他在江夏的勢力擴張,影響到了劉琦和劉琮的利益,估計是談判破裂,或者蔡瑁從中作梗,攛掇劉表借機除掉劉璟,無非就是這兩種可能。”
  董允也嘆了口氣道:“若真是如此,恐怕荊州會發生內亂了。”
  “只要劉表還在,內亂倒不至於,但他最近兩年有點昏庸,屢出昏招,把劉琦封去南郡,把劉璟封去柴桑,把劉磐封去長沙,造成了事實上的地方強勢,從古自今,地方強而朝廷弱,取亂之道也!”
  “其實我覺得劉表也沒有辦法,荊州世家強大,劉表是想用宗族來壓制世家,他也煞費苦心,或許這也是壹條掌控荊州之路。”
  “不是!”
  諸葛亮搖了搖頭,“問題不在這裏,若荊州是初漢,天下壹統,這樣做倒也無妨,可關鍵是荊州大敵在外,東有江東,北有曹操,這種情況下,只有將整個荊州的財力、物力、兵力聚集於襄陽,握緊成壹個鐵拳,這樣才有外禦敵辱,內保疆土的本錢,可現在財力、兵力分散,壹個鐵拳變成了五根手指,何以禦曹操?”
  “可江東不是防禦住了嗎?”董允笑道。
  “劉璟是例外,說老實話,他比劉琦、劉琮要強得太多,他若為荊州之主,倒有壹線希望。”
  旁邊黃月英笑道:“我聽說劉璟要在江夏辦書院,只有百余名額,待遇優厚,而且是由鹿門書院協助,妳們兩位有沒有興趣去壹趟江夏?”
  諸葛亮搖搖頭,“我剛從外面回來,已筋疲力盡了,可不想再跑,休昭若有興趣,不妨去看壹看。”
  董允也笑道:“書院去不去都無所謂,不過我打算去江東遊歷,路過江夏,可以順便壹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