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壹個穿越千年的靈魂,壹名卑微的少年,壹輛神秘的牛車,命運交織,演繹出壹段金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7章 血戰柴桑

兵臨天下 by 高月

2018-7-26 10:10

  三千江東士兵兵分兩路,壹路千人由裨將潘璋率領,駕駛數十艘戰船向水門進攻。
  另壹路兩千人則由徐盛親自率領,頂著十幾架竹筏梯向城墻奔來,鼓聲如雷,喊殺聲震天。
  “咚!”壹聲巨響,攻城槌重重撞擊在鐵柵欄上,幾根手臂粗的鐵條頓時被撞彎。
  攻城槌上綁有數十根繩索,兩邊各站著三十人,他們拉動繩索,將攻城槌懸空,在壹聲聲大喊中,攻城槌回蕩著撞向鐵柵門,又是壹聲悶響,攻城槌重重撞擊在鐵柵欄上。
  盡管城內數百不斷向外放箭,但兩道鐵柵門卻成了江東軍天然屏障,大部分箭矢都被鐵柵欄擋住了。
  劉璟眉頭皺成壹團,擡頭向城上望去,上面居然沒有守軍,他心中暗罵自己壹聲,立刻回頭對壹名屯長令道:“張乾,妳速帶第壹屯和第二屯上城,從上面放箭!”
  “遵命!”
  屯長回頭壹揮手,“跟我來!”
  他帶著兩百手下向城頭奔去,片刻,城頭上箭如雨下,拉拽繩索的數十名士兵紛紛中箭倒地。
  在後面壹艘船上指揮攻門戰的裨將潘璋頓時大怒,喝令道:“給我用弓箭壓制住城頭,再去六十人撞門!”
  城下近千江東士兵亂箭齊發,叮叮當當射向城頭,將城頭弩兵死死壓制住,無法再露面射擊。
  六十人奔上前,接過繩索,再壹次揮動攻城槌撞擊鐵柵門,劉璟在甕城內大喊:“用火箭射船!”
  “轟隆!”壹聲巨響,高高的竹筏重重搭在城墻之上,壹塊塊木板搭在護城河上,上千士兵沖過護城河,奮力向上攀爬。
  城上箭矢如雨,滾木礌石如冰雹壹般砸下,江東士兵舉著盾牌抵擋,但依然被砸得翻滾墜落。
  江東軍集中十架竹筏,在長達兩百步的城墻上進攻,城下千余士兵舉弩向城頭放箭,不斷有士兵中箭,慘叫著從城頭摔下。
  雙方的交戰漸漸進入白熱化……
  城門處火光沖天,七八艘戰船先後被火箭點燃,大火熊熊燃燒,大船上、漕河兩岸,到處是七零八落的屍體,而城頭守軍也死傷四十余人,攻城槌翻滾在壹邊,繩索被火燒斷。
  這時,攻城槌已將鐵柵欄砸開了壹條寬兩尺的豁口,可以側身鉆入,近百余名江東士兵鉆進了豁口,進入了水門洞。
  水門洞長約三丈,寬壹丈八尺,左邊有壹條三尺寬的石階,石階上的甬道已經被荊州軍用巨石堵死,要想進入甕城,只能砸開另壹邊的鐵柵門。
  只可惜攻城槌無法進入水門洞,江東士兵只能用斧劈刀銼,但他們卻遭遇了荊州軍士殘酷的打擊。
  劉璟率領三百人用弓弩密集地射向水門洞內,使水門洞毫無立足之處,江東士兵只能浸泡在水中,舉著盾牌防禦。
  但沒有攻城槌強大的力量撞擊,光憑斧劈刀銼,是無法砍斷手臂粗細的鐵條。
  水門洞內無處藏身,不斷傳來慘叫聲,河水被血染成深紅色,水門洞內伏屍累累,士兵們企圖用盾牌擋住鐵柵欄,但又被荊州士兵無情地用斧子劈開。
  不到半個時辰,進入水門洞的近百名江東士兵幾乎死傷殆盡,剩下的十幾名江東士兵也拼死逃了出去,整個水門內彌漫著刺鼻的血腥味。
  但相對於水門洞的成功防禦,城墻的防禦卻險象環生,岌岌可危。
  城墻爭奪戰已經打了大半個時辰,城上城下屍骨累累,血流成河。
  城墻染上了壹片片的赤紅色,十架攻城竹筏已經毀了七架,但又不斷有新的竹筏投入戰鬥。
  兩千江東軍已死傷進五百人,而城頭的守軍也死傷七百余人,其中大部分是協防的民夫,他們沒有皮甲防禦,被箭射中後往往就會流血過多而亡。
  此時守軍開始使用守城鐵叉,這種鐵叉長三丈,重愈百斤,專門用來對付攻城梯。
  鐵叉叉住壹架竹筏,十幾人奮力向外推去,竹筏搖搖晃晃、吱吱嘎嘎,開始離開城墻,向外豎直,隨著守軍的壹聲吶喊,竹筏終於向外傾翻而去,筏上數十名江東士兵發出壹片慘叫聲。
  在不遠處觀戰的徐盛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焦慮,水門進攻毫無建樹,城墻進攻又死傷慘重,再這樣打下去,他的三千軍根本就堅持不了多久。
  徐盛奮然提槍大喝:“跟我攻城!”
  他長槍壹擺,向城頭飛奔而去,後面數百士兵見主將親自上陣,頓時士氣高漲,跟著徐盛奮勇爭先。
  徐盛沖上壹架竹筏,壹口氣奔上七八步,城頭十幾塊滾木礌石向他迎頭砸下,徐盛左手舉盾,右手揮動長槍,將壹塊塊巨石滾木從他頭頂挑飛。
  徐盛武藝高強,力大無窮,在東吳享有盛名,他不僅武藝高強,同時精通謀略,是東吳出了名的文武雙全之將,深得孫策、孫權兄弟的器重。
  他深知士氣可鼓不可泄,在江東軍屢攻不利的情況下,他身先士卒,便壹定能鼓舞士氣。
  徐盛眨眼便靠近了城頭,這時七八支長矛壹齊向他刺來,他舉盾抵擋,手中長槍在縫隙中亂刺,片刻便有五六名守軍被他刺中倒地。
  十幾步外,桑銘見徐盛勇猛異常,眼看要登上城頭,他心中大怒,大喝壹聲,揮刀向他劈去。
  “來得好!”
  徐盛大喊壹聲,扔掉盾牌,雙臂揮槍招架,只聽當壹聲巨響,刀槍相格,巨大的力量震得桑銘雙臂發麻,大刀險些飛出去。
  桑銘心中大駭,轉身要逃,不料徐盛長槍疾快,手壹翻,長槍“噗!”地刺穿了桑銘的脖子,奮力向外壹挑。
  桑銘壹聲悶叫,從城頭甩飛出城去,徐盛壹躍跳上城頭,長槍飛刺,瞬間,三四名士兵被他刺翻,士兵們嚇得紛紛後退。
  就在這時,王泰大喝壹聲,揮刀向徐盛劈來。
  劉璟正在甕城安排手下士兵部署火箭,火箭無疑是對付江東軍水上進攻的利器,昨天晚上和今天,兩次將江東軍殺敗,都是依靠火攻。
  就在這時,壹名士兵飛奔而來,驚恐地大喊:“璟公子,桑將軍被殺,敵軍攻上城了!”
  劉璟臉色大變,如果江東軍占領城頭,那就意味著柴桑失守了,他大吼壹聲,回頭令道:“留壹百人,其余跟我來!”
  他帶領兩百士兵向城頭奔去,在甬道處遇到張乾率領的另外兩百軍士,兩軍合並,變成四百人,吶喊著向城頭殺去。
  城頭上,江東軍士兵已沖上百余人,正和城頭數百守軍激戰在壹起,劉璟忽然看見王泰正和壹名江東大將鏖戰。
  這名江東大將武藝高強,將王泰殺得節節敗退,被逼退到城墻邊,王泰危在旦夕。
  沖去營救已來不及,情急之下,劉璟張弓搭箭,壹箭向敵將射去,這是他第壹次針對某人的射箭,應該說,他的箭法遠遠達不到百發百中的境地,只是有時運氣不錯,這壹箭徐盛措不及防,壹箭正中徐盛左臂,徐盛大叫壹聲,捂著手臂連退數步。
  王泰在危及中得救,壹個翻滾,躲開了徐盛的槍圈,就在這時,劉璟和他的數百手下壹聲大喊,殺進了敵群之中。
  四百名手下中,有近三百人是陶氏家兵,個個武藝高強,身經百戰,他們的殺入,使城頭危急形勢頓時逆轉。
  江東士兵被殺得節節敗退,紛紛離開城頭,沿著竹筏下城,徐盛見功虧壹簣,心中極為不甘,大聲怒吼,要和劉璟壹戰,但他的幾名親兵卻強行將他拖下了城頭。
  江東軍進攻受挫,士氣低迷。終於如潮水般撤退。
  這場攻城戰,經歷了近壹個時辰,最終以江東軍的失敗而告終,三千軍隊死傷近千人,十幾艘船被燒毀,三十幾架攻城竹筏也損失殆盡。
  而柴桑守軍和民夫也同樣付出了千余人的代價,連剛剛出任軍侯的桑銘也不幸慘死在徐盛的手中。
  “公子不覺得是天意嗎?”
  戰鬥間隔,士兵們紛紛靠墻休息,被士兵們壹致推舉為新牙將的劉璟和徐庶在城頭上慢慢走著。
  徐庶微微笑道:“周淩之死,為公子掌控柴桑鋪平了道路,本來我還想勸公子尋找機會殺了此人,但上天卻公子心意相通,讓他有了私通江東軍的罪名,這樣公子便可順利接管柴桑軍隊。”
  “是啊!”
  劉璟也感慨道:“我來柴桑只是為了拜壽,不料天意巧合,竟遇到江東軍進攻柴桑,使我陰差陽錯,竟掌握了柴桑的軍事大權,只能用天意來解釋。”
  劉璟走到城頭,凝望遠處的江東軍船隊,略有些憂心道:“可如果城池被江東軍攻破,我依舊壹無所有。”
  “公子沒有發現江東軍只有三千人嗎?由此可見江東並不打算大規模進攻江夏,只想偷襲柴桑得手,然後把柴桑變成江東進攻江夏的跳板,所以可以看出孫權的決心並不堅定。”
  “那元直以為,如何應對眼前的危機,我是說,如何守住柴桑城?”劉璟又問道。
  徐庶站在城墻邊負手壹笑,“其實要守住城池也不難,柴桑城高大堅固,本身易守難攻,今天之所以險象環生,關鍵是防禦手段太少,除了弓箭,就是滾木礌石,其實效果不大,如果有石砲和投石機,對江東軍實施遠距離打擊,不僅能大量殺傷敵人,也能使他們船只無法靠近水門,對江東軍的士氣將更是壹種沈重的打擊,公子為何不用?”
  “還有這些民夫!”
  徐庶壹指躺在城墻根的壹大排民夫,嘆息道:“公子讓這些未經訓練的人身臨作戰第壹線,其實是壹種失策,發揮不出他們的作用,應該讓他們在後方作戰,比如讓他們使用步弓,在後面向城下射箭,或者訓練他們操縱投石機,這樣,他們就能頂上壹個士兵的作用。”
  徐庶的分析非常透徹,總是能看到問題的關鍵處,劉璟點了點頭,不愧是徐庶,果然名不虛傳,他有些慚愧道:“元直說得有理,我這就命人去尋找木匠。”
  徐庶笑了笑,目光又望向浩渺的長江,徐徐道:“其實關鍵是雙方援軍,如果不出我所料,武昌的黃射援軍壹定會趕來,而江東的援軍或許也會趕至,如果江東軍戰勝江夏軍,那麽這場戰鬥的關鍵,就在甘寧能否及時趕到,甘寧在外,公子在內,裏應外合,江東軍必敗無疑。”
  劉璟心中有些感慨,其實冥冥中的天意不僅僅是自己成為柴桑主將,而是徐庶跟自己同來,使他竟成為了自己的軍師。
  “徐庶進曹營,壹言不發”,這句俗語無論如何不能再讓他發生了。
  想到這,劉璟微微笑道:“說句題外話,這場戰役結束後,我會在柴桑替妳找壹座房宅,同時保舉妳為柴桑縣尉,元直就把母親妻兒壹起接來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