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歷史軍事

我這是在哪?
朱高遠有些茫然的睜開眼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顆歪脖子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九十九章 五千料鐵甲艦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10

  崇禎覺得,自己當初壹定是腦袋被驢踢了,才會把漢陽冶鐵工坊掛靠在戶部名下,使其成為部屬企業,才導致了現在鐵料短缺的局面。
  話說回來,當時壹下子也找不著懂冶鐵的人才。
  現在好了,現在內務府已經成長為壹頭商業巨獸,什麽樣的人才都可以網羅得到,這其中就包括佛山、邵武兩地的從事冶鐵行業的專業人才。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現在就把漢陽冶鐵工坊的性質從戶部部屬企業改成內務府的府屬企業,然後再召開招股會,讓佛山、邵武的職業經理人來管理漢陽冶鐵工坊,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工坊的年產能擴充到十萬噸級甚至百萬噸。
  不然的話,鐵料真的就不夠用,壹條兩京鐵路大約1300公裏,就需要用掉將近30萬噸鐵料,以後的雲西鐵路得多少鐵料?
  還有海軍要造鐵甲艦,得多少鐵料?
  更不用說還要造大炮、造步槍、造各種機械設備。
  當下崇禎扭頭對高起潛說:“高伴伴,發壹個急遞。”
  高起潛趕緊從革囊裏取出壹個小本本,又拿出毛筆。
  “致內閣:漢陽冶鐵工坊轉隸內務府,價錢好商量。”
  變更漢陽冶鐵工坊的屬性可以,但是肯定不能夠硬搶。
  高起潛很快就記錄好,並且把給內閣的急遞發了出去。
  這個時候,守在碼頭上的禁衛軍將士忽然間騷動起來。
  很快就有軍官跑來向崇禎報告,江面上發現海軍的巨艦。
  崇禎當即帶著高起潛、盧九德等來到江邊,果然,只見壹艘體型龐大的軍艦正率領十幾艘體型略小的軍艦往浦口碼頭而來。
  領頭的這艘軍艦明顯比以往的戰艦大壹圈。
  禁衛旅旅長盧象晉目測了壹下,對崇禎說:“聖上,兩千料軍艦沒有這麽大,這怕是龍江船廠新造的五千料軍艦。”
  五千料,也就是2500噸。
  這已經是護衛艦的噸位了。
  再大壹點,就是驅逐艦了。
  不過這都不算什麽,只要解決了鋼板的焊接難題,很快就可以造出上萬噸甚至數萬噸的戰列艦,到那時大明就大踏步的進入大炮巨艦的時代,什麽西班牙無敵艦隊、帶英皇家海軍或者尼德蘭海上馬車夫,全都是菜。
  只不過,要想解決軍艦的鋼板焊接並不容易。
  軍艦畢竟不是構件,可以先放到爐子裏燒紅,然後焊接。
  在崇禎的印象之中,除了氧氣乙炔氣焊之外,就只有電弧焊,而且相比之下,電弧焊似乎比氧氣乙炔更容易些。
  看起來,是時候讓玻義耳開啟電學的嘗試了。
  電學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動力方面不說了,可以用電動機取代蒸汽發動機,直接跨入到電氣革命,也即第二次工業革命。
  軍事層面的意義就更不可估量。
  只是無線電這壹項,就可以讓大明的通訊出現革命性的提升。
  而發電機的技術難點就是線圈,線圈的難點就是漆包線,解決起來似乎也沒有想象中困難,瀝青就是種絕緣體。
  只不過,這些都只是遠景規劃。
  就當下而言,木殼裝甲的鐵甲艦就足夠用了。
  加裝了蒸汽動力的木殼鐵甲艦,壹樣可以碾壓歐洲的風帆艦。
  當下崇禎笑著問盧象晉等軍官:“妳們難道就沒發現,這艘大軍艦跟後面的其他軍艦有什麽不同嗎?”
  被崇禎壹說,立刻就有人發現了兩者的區別。
  “桅桿!”有軍士興奮的叫起來,“這艘大軍艦沒有桅桿風帆。”
  “但是多了根煙囪!”盧象晉也發現了不同處,“這艘大軍艦肯定是裝了蒸汽機,所以不用依賴風帆,可以靠著蒸汽機來推進!”
  “還有,這艘大軍艦的側舷、官廳還有戰棚全都加裝了鐵甲!”
  “還有還有,這有底層甲板的艦炮口徑更大,比咱們陸軍的4寸野戰炮都要大,它的口徑怕不是有5寸。”
  “不止5寸,搞不好有6寸!”
  聽著軍官們在那興奮的討論,崇禎也有些期待。
  這大半年他雖然人不在南京,但是對於發生在南京這邊的許多事卻是全程關註,其中格物科和海軍就是崇禎關註的重點。
  格物科這段時間在攻關兩樣東西。
  壹樣是熱軋機,原本是想軋無縫鋼管來做炮管,但是因為頂針材料技術不過關,遲遲沒能做出來,反倒是無心插柳做出了軋鋼板的軋板機。
  有了這軋板機,海軍造鐵甲艦也就成為了可能。
  要不然靠鐵匠拿鐵錘將鐵錠錘打成鐵板,再拿來給軍艦做外掛裝甲,那是妄想,即便是拿蒸汽機提供動力的鍛壓機鍛壓鐵板也不行,因為生產鐵板的效率太低,效率低下必然導致價格昂貴,海軍就是再有錢也耗不起。
  便是有軋板機,造價估計也不低。
  五千料木殼船體早在北伐前其實就已經造出來。
  第壹艘蒸汽動力艦為了保險起見,用的是壹艘快報廢的兩千料舊船。
  但是現在看來,蒸汽動力的試驗很成功,以至於鄭芝龍和格物科壹步到位直接給新造的五千料大軍艦裝上了蒸汽機以及鐵甲。
  崇禎關註的第二樣就是6寸艦炮。
  6寸也就是192毫米,這口徑絕對算得上巨炮。
  192毫米直徑的實心鐵彈差不多50斤重,火藥都得裝12斤。
  而且格物科新研發的這款6寸艦款有壹項革命性的技術革新,那就是在炮尾增加了壹個楔式炮閂,前裝填炮變成了後裝填炮。
  在不遠的將來,4寸野戰炮、2.5寸山地炮都將變成後裝填炮。
  崇禎思忖之間,那艘五千料巨艦已經停泊在浦口碼頭的泊位,隨即舷梯放下,鄭芝龍帶著十幾個海軍將領快步走了下來。
  鄭芝龍滿臉紅光,看著十分興奮。
  “聖上,這艘鐵甲巨艦夠威風否?”
  “威風,簡直威風炸了,閩國公,妳辛苦了。”
  “臣倒是沒什麽,格物科的方先生和宋先生才是真辛苦。”
  說起方以智和宋應星時,鄭芝龍的臉上便不自覺的流露出崇敬之色。
  擱以前,鄭芝龍雖也尊重讀書人,可也僅只是尊重而已,但是現在,對方以智、宋應星這等有真本事的讀書人已經上升到了崇敬的高度。
  原因也是很簡單,鄭芝龍親眼看到了方以智、宋應星帶給海軍的顛覆式的巨變。
  蒸汽機提供動力,幫助軍艦擺脫風力的束縛,將大炮口徑提升到6寸並且由前裝填改造成為後裝填,這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這都是格物科帶給海軍的巨大變化。
  崇禎問道:“方以智和宋應星來了嗎?”
  “兩位先生說了,事務繁忙,實在抽不開身。”
  鄭芝龍笑著說道:“聖上若要見他們,就請去格物科。”
  聽到這話,崇禎非但不生氣,反而感到高興,這才是真做事的作風。
  要是隨便哪個領導跑來視察,就屁顛屁顛的跑去迎接,然後全程陪同參觀講解,那還怎麽靜下心做事?凈顧著當導遊了。
  崇禎當即在鄭芝龍的陪同下登上五千料巨艦。
  鄭芝龍先指著厚厚的裝甲說:“聖上,此艦的鐵甲厚度達到了3.5寸,在鐵甲之後還有壹層7寸厚的桑木板,只是鐵甲就有四五百噸重!”
  “這麽重?”崇禎問道,“能扛住4寸野戰炮直射嗎?”
  “那就得看裝填的彈藥。”鄭芝龍道,“臣等嘗試過了,裝填黑火藥的話哪怕是很近距離直射也打不穿,頂多就是打出壹個大凹坑,因為鐵甲後面的桑木板有彈性,可以很大程度吸收炮彈撞擊力,所以能扛住。”
  崇禎問道:“如果使用硝化纖維火藥呢?”
  “那就真扛不住。”鄭芝龍無奈的說道,“五百步外就能壹炮打穿裝甲。”
  崇禎心說,這個世界除了大明也不可能有哪個國家擁有硝化纖維火藥,能扛住4寸口徑黑火藥炮彈就足夠用。
  “造這艘鐵甲艦沒少花錢吧?”
  “錢確實沒少花,光鐵甲艦本身就花掉將近200萬,還有艦上裝備的16門6寸炮再加上48門4寸炮,又花去80多萬。”
  “80多萬?”崇禎聞言壹楞,“這麽貴?”
  64門大炮,80多萬,豈不是平均每門炮要1萬多?
  記得剛開始造炮時,4寸炮的造價不過500兩銀子,這漲價也太兇了。
  鄭芝龍道:“這不是把前裝填改成後裝填了麽,加裝了那什麽炮栓子?而且在三層甲板上加裝了導軌,還有那復什麽裝置,所以價錢就上去了。”
  這就對了,是科研經費攤進這艘鐵甲艦還有艦炮的造價裏了。
  “那個不叫炮栓子,叫做炮閂,甲板上叫復進裝置。”崇禎沒好氣道。
  “對對對,叫炮閂、復進裝置。”鄭芝龍撓撓頭笑道,“臣老是記不住。”
  說此壹頓,鄭芝龍又笑著說道:“聖上,這艘鐵甲艦眼下還沒有命名呢,要不然您就給它起個名號唄?”
  崇禎沈吟片刻後道:“這可是咱們大明第壹艘鐵甲艦,得起個響亮的名號才配得上,華夏歷史上最厲害的水師將領是哪個?”
  鄭芝龍道:“那肯定是火燒赤壁的周瑜。”
  “就周瑜。”崇禎拍板道,“就叫周瑜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