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歷史軍事

我這是在哪?
朱高遠有些茫然的睜開眼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顆歪脖子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十三章 更番叠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08

  然而再先進的戰術,也需要與之匹配的武器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威力。
  比如更番叠射戰術,就需要性能出眾的火繩槍才能發揮出較大威力,等到了燧發槍時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然而看了看火槍手們手裏拿著的火器,崇禎就只能壹個勁的撓頭。
  因為這些火器太亂,只見這些火器中有三眼銃、四眼銃及迅雷銃等,有差不多壹半的數量,再就是尋常的鳥銃。
  此外還有少量魯密銃。
  魯密銃其實也是鳥銃,但是由於制作工藝精湛,其射程要比普通鳥銃更遠,精度以及穿透力也要比普通鳥銃更高。
  而且這些火器互相混雜在壹起。
  這樣顯然不利於發揮火器威力。
  當下崇禎厲聲喝道:“都聽著。”
  三百多名火槍手茫然的看向崇禎。
  崇禎又道:“魯密銃站第壹隊,其余火銃退後!”
  第二隊以及第三隊的十幾名魯密銃手便趕緊上前,不過更多的火槍手離開了第壹隊的位置,第壹隊便只剩不到五十名火槍手。
  崇禎又道:“鳥銃第二隊,其余火銃第三隊!”
  剩下的火槍手再次進行站隊,最終將近壹百名手持普通鳥銃的火槍手留在第二隊,剩下將近壹半差不多有150名火槍手全都站到了第三隊。
  反正只放壹輪銃,不用重新裝填,崇禎就沒有采用火繩槍時代的大間隔隊形,而是讓火槍手都緊挨在壹起,以強化火力密度。
  重整好隊形,崇禎又轉身回頭將目光轉向谷口。
  谷口草原上,拱兔部的騎兵已經向兩翼展開,擺開寬闊的騎兵橫陣。
  兩百多騎兵,壹字排開,馬蹄攢動鬃毛飛揚,竟然呈現出了千軍萬馬的滔天氣勢,崇禎也是不可避免的感到心悸。
  回頭看身後的太監及京營兵,果然已經慌亂。
  潰圍後雖然連打了兩個勝仗,但是這些太監、京營兵距離百戰精銳顯然還差很遠,甚至連老兵都算不上。
  仍舊只是壹群烏合之眾。
  “不要驚慌,朕與爾等同在!”
  崇禎踏前壹步,厲聲大喝道。
  這壹聲大喝讓火槍手們稍稍鎮定了些。
  是啊,皇帝都在前面頂著,他們有啥好慌的?
  拱兔部的騎兵緩緩的逼近,距離大約壹千米時開始沖刺,但是由於谷口地形限制,原本壹字排開的騎兵被迫擠到中間。
  很快,雙方相距已經不足百步。
  壹百步已經是蒙古角弓的有效射程。
  【註:明代1步=1.6米,100步=160米】
  “穩住,不要慌!”崇禎拉下面罩,將腰刀高高擎起,“不許放銃,穩住……”
  看著排山海倒般湧進山谷的蒙古騎兵,不少火槍手下意識的往後縮,但是看看留在原地沒動的同伴,再看看站在護墻外面的皇帝,便又默默回來重新舉起火槍,將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前方洶湧而來的蒙古騎兵。
  正前方,蒙古騎兵猶如潮水般卷過來。
  進入百步之後蒙古騎兵紛紛挽弓搭箭,開始第壹輪拋射。
  蒙古角弓屬於最典型的東方反曲弓,工藝精湛,射程遠、殺傷力大,采用輕箭拋射可達百步開外,重箭則可以在三十步內破甲。
  很快,第壹波箭雨鋪天蓋地傾泄而下。
  崇禎迅即舉起右手以護臂遮護住面門。
  這只是個下意識的反應,其實有些多余。
  因為蒙古騎兵的輕箭根本射不穿山文甲,兜鏊也有面甲,足以給崇禎形成不留死角的全面保護。
  但是身後的太監以及京營兵只穿了棉甲。
  棉甲對火器的防護性能要比鐵甲好,但是對箭矢的防護就不如鐵甲。
  尖銳的箭簇將強大的勢能集於壹點,還是可以輕松射穿厚實的棉甲、造成殺傷,如果射中面門那更是足以當場斃命。
  箭雨落下,護墻內當即響起連續的慘叫。
  至少有十個以上的火槍手倒在了血泊中。
  還有不少火槍手雖然中箭,但問題不大。
  “不要慌,穩住!”崇禎繼續大聲吼叫,“穩住,穩住……”
  崇禎的身上也中了數箭,不過都被山文甲彈開,沒對崇禎造成任何殺傷。
  或許是崇禎的身先士卒,或許是之前的那兩次勝仗給了信心,又或許是因為有五尺高的護墻在,總之護墻後列隊的太監及京營兵竟然奇跡般的沒有崩潰,三百多人竟然從始至終巋然不動,穩穩的立在護墻後。
  這樣壹幕,極大的震撼了山腰觀戰的文官。
  半山腰的樹林中,孟兆祥、吳麟征等看著崇禎的背影,有些出神,這真是他們熟知的那個刻薄寡恩猜忌成性的皇帝?
  怎麽感覺有些陌生呢?
  翰林院檢討汪偉更是鬼使神差的說道:“妳們說,當年太祖高皇帝和成祖文皇帝親率大軍征戰沙場時,是不是也是聖上今天這般?”
  孟兆祥等本能的排斥,拿今上類比高祖以及成祖?過了。
  不過再仔細壹想,今上就算不如高祖及成祖,相比宣宗應不遑多讓。
  於是幾乎所有文官便不可遏止的心忖,早知如此,當年松山大戰之時就應該讓聖上禦駕親征,還有追剿流賊,也應該讓聖上親征。
  真要是那樣的話,沒準早就天下太平。
  文官們怔忡之間,蒙古騎兵已經射出了兩波箭雨。
  射出兩波箭雨之後蒙古騎兵已經迫近到三十步外,便紛紛更換重箭。
  這下崇禎也是不敢再大意,因為進入三十步內,山文甲也有可能被重箭射穿,當下崇禎將腰刀前舉同時厲聲大吼道:“第壹隊,放!”
  伴隨著崇禎的大吼,第壹隊的四十余名火槍手紛紛扣下蛇桿扳機,第壹隊火槍手用的全都是魯密銃,精度較高。
  “呯呯呯呯!”伴隨著連續的巨響,
  正準備發射重箭的前排蒙古騎兵頓時間人仰馬翻,至少有十騎以上的蒙古騎兵從馬背上摔下來,差不多有百分之三十的命中率。
  三十步距離,火繩槍差不多就是這命中率。
  “第二隊!”崇禎再次引刀長嗥,“預備……放!”
  間隔不到兩秒鐘,第二隊火槍手也上前排好隊並扣下蛇桿板機。
  第二隊火槍手用的普通鳥銃,精度雖然不如魯密銃,但是數量更多。
  伴隨著連續不斷的呯呯巨響,蒙古騎兵又倒下二十余騎,陣形也變得更加混亂,但剩下的蒙古騎兵已經迫近到二十步內。
  距離近到能看清蒙古騎兵臉上塗的血汙。
  “嗖嗖嗖!”好幾支重箭同時向著崇禎攢射了過來。
  崇禎下意識的拿腰刀格擋,擋開了其中的幾支重箭,但還是有壹支重箭吱的壹聲從他的面甲右側縫隙鉆進去,箭頭貼臉頰擦過。
  崇禎頓時感到臉頰壹陣火辣辣的劇痛。
  強忍著鉆心的劇痛,崇禎繼續引刀長嗥:“第三隊,放!”
  第三隊火槍手用的是三眼銃、四眼銃以及迅雷銃,這些火器的精度更差,而且沒有蛇桿板機,需要采用先點火再瞄準的斷開式射擊,射擊精度就更差,距離壹旦超過二十步,其命中率就會變得慘不忍睹。
  但現在的距離是不到二十步。
  而且多管銃也有著自身優勢,那就是量大。
  因為每銃可裝鉛彈兩到三枚,三銃相加便是八九枚。
  壹百五十多具三眼銃、四眼銃及迅雷銃便是千余枚!
  上千枚鉛彈密集發射,而且這時候蒙古騎兵已經迫近到了二十步內,其命中率以及殺傷力就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兇殘!
  伴隨著巨大的放銃聲,沖在前面的數十騎蒙古騎兵便在壹瞬間倒地,不僅是馬背上的騎兵,便是戰馬也血肉模糊,身後跟進的蒙古騎兵也是接連不斷的被拌倒,至此拱兔部的騎兵陣形終於陷入徹底的混亂,再也無法沖起來。
  事實上,拱兔部的騎兵也已經沒有膽子再沖。
  因為巨大的放銃聲、彌漫整個山口的硝煙以及同伴血肉模糊的屍體,已經摧毀了每個拱兔部落騎兵的心理防線。
  他們覺得這就是個陷阱。
  這些漢人太狡猾了,總是讓人防不勝防。
  所以這仗不能再打,得趕緊離開這山谷。
  其中壹個蒙古騎兵就摔倒在崇禎面前,起身想跑。
  但是遲了,崇禎壹個箭步就追上前去,腰刀斬下。
  鋒利的刀鋒從蒙古騎兵的頸側輕輕劃過,只聽呲的壹聲,血光崩濺,蒙古騎兵便捂著喉嚨倒在血泊中不停抽搐。
  崇禎是打過仗見過血的。
  所以看到這幕沒有任何心理不適。
  壹刀斬殺蒙古騎兵,崇禎又道:“吹號,全軍出擊!”
  “聖上有旨,吹號,全軍出擊!”伴隨著王承恩尖銳的高喊聲,嘹亮的天鵝音也在山谷中響起,下壹刻,山谷兩側的樹林中響起潮水般的喊殺聲。
  緊接著,各有數百明軍騎兵從兩側沖殺而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