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更俗

網遊小說

夢境。
光怪陸離的夢境。
醉酒後伏案而睡的韓謙,在光怪陸離的夢境裏,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

楚臣 by 更俗

2023-4-22 11:11

  “啪!”
  壹方硯臺摔在庭前的石鋪地上,砸了壹個粉碎。
  眾人皆是壹驚,鴉雀無聲的看著面色鐵青的韓謙站在廊下,他們沒想到接到信報之後,韓謙會如此的盛怒難遏。
  “我父親身遭慘刑,心裏卻想著戰火之下生靈塗炭,我千辛萬苦,不惜以身犯險,只為避免戰火席卷太廣,他們壹個個可好,唾手奪得天下,不念我壹點點好便也罷了,卻煽風點火無所不用其及,難道真不怕大火熊熊燒起,只會將他們自己燒得片甲不留、燒得都成灰燼嗎?”
  韓謙越想越恨,越想越怒,摔了壹方硯臺遠不解恨,猛的將廊下擺著習字的桌案踹下臺階。
  “好好的桌子,也沒有礙著妳,妳朝它發這麽大火做什麽?”趙庭兒柔聲勸韓謙莫要為金陵發生的諸多事,發這麽大的脾氣,“或許是有人想攪渾水,但金陵那麽多王公大臣,不可能壹個個都不知輕重緩急——沈漾、楊恩不是極力主張薛若谷頂替尚文盛去主持廣德府嗎,不就是怕有人在廣德府搞出些亂子嗎?”
  “僅沈漾、楊恩、薛若谷三五人知道輕重緩急管個屁用——朝堂之上鄭榆、楊致堂、李普、鄭暢、張潮、黃化、富陌、韓道銘、韓道昌這些人,州縣之內衛甄、富耿文之流,有壹個算壹個,哪壹個不是聰明人,但十多二十萬底層婦孺在他們眼裏算什麽?要是這些婦孺不甘願成為任他們踐踏、揉捏的賤民賤種,他們哪個不想恨而除之後快?”
  韓謙氣得手都微微發抖,說道:
  “上百叛奴,有大半是不良於行的老弱婦孺,他們逃跑時都經過哪些地方,最終逃往哪裏,不要說職方司及縉雲司都有眼線盯著廣德府了,溧水、南陵、郎溪、宣城等縣那麽多的衙役耳目都瞎了眼,能看不出壹點蛛絲馬跡?最後含含糊糊的說可能逃往廣德府,不就是嫌廣德府的水不夠渾嗎?不就是想著將廣德府攪得雞飛蛋打、然後找借口將廣德府徹徹底底的拆散掉、抹除掉,才覺得痛快嗎,才覺得不那麽礙眼嗎?這些蠢貨不就是想著金陵駐有重兵,不就是有恃無恐、自以為是想著廣德府即便掀起民亂,也有把握撲滅嗎?”
  “有些人的目的,是想攪得廣德府掀起民亂?”高紹見韓謙猜測勢態會嚴重到這壹地步,也是震驚問道。
  “陛下或許也想著順水推舟,在廣德府掀起些波瀾,但不至於願意看到廣德府掀起大亂,我想陛下的算計,應該會在關鍵時候出手,遏制住惡化的勢頭,並借此打壓宗閥壹派在朝中的勢力。”馮繚說道。
  馮繚多多少少能理解韓謙此時的氣急敗壞,並不是他自己受到猜忌、針對,而是擔憂廣德府大亂後,江南好不容易平息下來的局勢又起戰火,到時候又是數十萬人死傷,使得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大勢又變得壹踏糊塗——這將使得他父子二人以身犯險甚至為此付出性命的努力,都化為灰燼。
  “那豎子有什麽資格玩陽謀?”韓謙這時候也是氣糊塗了,同時對楊元溥也是失望透頂,說道,“我留下這麽好的籌碼給他,他不敢接,卻滿心想著我有沒有在廣德府做什麽手腳。別人推著尚文盛去廣德府,想要搞事情,他默許之,不就是也想看尚文盛在廣德府搞些事情,好讓他看清楚我到底有沒有搞手腳嗎?他憑什麽認為能恰到好處的控制住廣德府的勢態發展?他但凡知道壹點輕重緩急,即便心裏再想除我而後快,也不應該這時候在廣德府玩火。這把火燒起來,他知道有多少人巴望這把火會越燒越旺,他知道有多少人到時候會摁住他的手,不讓他去滅火?”
  “這事怨我想得太簡單,當時就想著掩飾韓東虎擅自出走壹事,沒想到那麽多人巴望著將敘州牽扯進去,”馮翊頗為後悔地說道,“要是當時索性將韓東虎出走壹事捅破,倒不至於讓他們找到借題發揮的機會。”
  “這事跟妳沒有關系,樹欲靜而風不止啊,”韓謙長吐壹口氣,壹屁股坐臺階上,說道,“所有人都壹心想搞出事情,攪渾水,我們怎麽避都避不了——”
  “要不我親自去壹趟金陵,查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馮繚問道。
  韓謙差不多將所有人手都從金陵收回來,目前他們也只能借助州縣所設的驛傳以及路經敘州的商旅搜集必要的壹些信息。
  馮繚心想著與其在敘州無端猜測,不如再派人手過去,以便隨時能掌握廣德府及金陵的動靜。
  “那個尚家老仆,應該知曉壹些詳情,卻被衛甄用刑害死,我們查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也無濟於事。”韓謙搖了搖頭說道,這時候他越發看清楚世家宗閥的頑固跟愚蠢。
  世家宗閥並不是沒有聰明人,有時候恰恰聰明人太多,太看得清自己的利益得失,卻越發的頑固而愚蠢。
  韓謙也不認為馮繚這時候親自過去能有什麽用。
  主要是當世信息傳遞效率太慢了。
  即便敘州有人手潛伏在金陵及廣德府,想要將消息傳回到敘州,也要壹個月左右的時間——韓謙之前也不願意將敘州有限的資源,消耗在組建壹個龐大而相對高效的情報網上,成本太高。
  現在馮繚趕去金陵,等調查清楚到底發生什麽事情,再傳信回敘州,敘州到那時候再做相應的處置,黃花菜不早就涼透、涼徹底了?
  韓謙走下臺階,將他剛才踹下去的桌案扶起來,虧得條案是檀木打造,結實得很,沒有被踹散架。
  馮繚、高紹、洗尋樵他們要過來幫忙,韓謙不讓,說道:“我自己拉的屎,自己擦屁股。”
  馮繚、高紹、洗尋樵尷尬的笑笑,攏手站在壹旁,看趙庭兒、奚荏二女走過去幫韓謙將沒有摔壞的筆筒、鎮紙、印符等物撿起來。
  “老郭,妳想到什麽主意?”馮翊看郭榮伸手虛撚著並不存在的胡須,頂了頂他的腰,小聲問道。
  “到底是怎麽回事都還不清楚,哪裏能有應對之策?”郭榮說道。
  韓謙將條案搬回到廊下,將朝廷經驛道驛站公開傳閱州縣的邸抄重新攤開,想要從中解讀出更隱蔽的消息。
  這時候壹名侍衛走進院子裏來稟告道:“騎營校尉韓豹求見大人。”
  “他過來做什麽?”馮翊疑惑的問道。
  韓東虎擅自出走壹事,馮翊、韓東他們回來後,韓謙當時也只能暫時擱置起來不處理,對其弟韓豹在騎營任職更是沒有什麽影響,壹切照舊。
  雖說現在形勢是有了新的變化,但他們也才看到最新的邸報,韓豹應該什麽都不知道才對啊?
  “讓他進來吧。”韓謙示意侍衛將韓豹帶進來。
  此時的韓豹也不再是楞頭楞腦的鄉下青年,到敘州後接受為期長達四個月的專班學習,才剛剛重新回騎營任隊率,此時的他身穿鎧甲、腰執佩刀,人長得魁梧健碩,自信而英氣勃勃。
  看到院子裏這麽多人,韓豹也只是微微壹怔,繼而上前來稟道:“騎營韓豹參見大人——昨日我娘與小妹住家裏,有人從門外塞進來壹封信,我想著大人應該知曉……”
  “韓東虎這孫子有臉回敘州了?”馮翊好奇的問道,“他人都逃回來了,怎麽卻沒膽露臉,我又沒打過他?”
  韓謙接過信看過片晌,又遞給馮翊他們傳閱。
  馮翊看過信這才知道韓東虎並沒有回來,而是托其他人將信捎回敘州,至於其人是誰也沒有露面,將信塞到韓家宅子裏人就跑了,應該也是從尚家逃出去的壹名家兵。
  馮繚深感棘手的蹙眉說道:“果然是太多人拼命的將風吹向廣德府!”
  韓東虎派人送回的信裏,寫下他所知道的有關刺殺案壹切細節以及他所能看到、想到的疑點。
  這也叫敘州之前的諸多猜測都差不多得到驗證,也能據信猜測深處更洶湧的波瀾與殺機,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無計可施。
  “是不是將田城他們都召過來商議對策?”高紹問道。
  田城、趙無忌、周處、林海崢、趙啟等人都分掌諸縣事或領兵分駐芷江、渠陽、黔陽等地,目前僅馮繚、高紹、洗尋樵、馮翊等人留在辰中縣協助韓謙處理州衙事務。
  “派人將這事情通稟他們就行,人未必都要趕過來。”韓謙說道,不覺得大家湊到壹起大眼瞪小眼能有什麽幫助。
  眼下最為痛苦的,就是明知道廣德府正醞釀著極大的危機,但他真要直接派人去幹涉,很可能會叫局面變得更糟糕。
  然而,即便僅僅曾並肩作戰過,即便他只是曾經給廣德府的婦孺以承諾,都不能眼睜睜看著廣德府當前的危機最終演變成難以遏制的民亂,叫那些人找到借口進行血腥鎮壓。
  即便不管十數二十萬婦孺的性命,廣德府掀起民亂,最終被鎮壓下去,也會叫江淮大地元氣大傷,使得他父親與他的努力最終化為灰燼。
  只是,他現在應該做什麽,又能做什麽?
  見韓謙壹屁股坐在臺階上,馮翊小聲問他哥:“是不是可以派人去找韓東虎?禍端是這孫子惹起來的,現在他與蘇烈等人又確實在壹起……”
  馮繚見韓謙都沒有擡頭看過來,便知道韓謙不認可這種做法,想想也是,他們即便派人聯絡上韓東虎又能做什麽?
  韓東虎能派人送信回來說明發生的壹切,也算是念著敘州對他的恩情了,但不能指望太多。
  難不成敘州此時還能命令韓東虎以及那麽多的尚氏叛奴,帶著上百口家小去投案?讓他們心甘情願用上百顆頭顱換廣德府危機解除?
  馮繚與高紹、洗尋樵、馮翊、奚荏站在壹旁小聲商議,但商議來商議去,發現他們能想到的辦法,都未必能控制住勢態惡化。
  所謂鞭長莫及,莫過如此。
  “侯爺其實有壹策可用,只是侯爺沒有下定決心而已!”即便在加入敘州之後,與其他人都會保持壹定距離、並不怎麽密切交往的郭榮,這時候站在壹旁說道。
  聽他這麽說,其他人都轉過頭來,不明白郭榮說的是什麽意思。
  韓謙擡頭看了郭榮壹眼,拍拍屁股站起來,其他人都滿眼疑問的看過來,都猜不透還有什麽計策能用。
  “容我想想。”韓謙遲疑了好久,卻還是難下決定,示意他人都先回去,他有些事還需要更深層次的權衡利弊。
  接著韓謙便走進屋裏,不再理會眾人。
  “郭大人,妳這話是什麽意思啊,這時候還跟我們打什麽啞謎啊?”馮翊不像馮繚、高紹、洗尋樵他們那麽矜持,他有些忌憚韓謙,但直接揪住郭榮沒有壹丁點的心理壓力,追問道。
  “陛下與朝堂之上那壹個個老謀深算的大臣們,不就是擔心侯爺在廣德府做了什麽手腳,才千方百計的想著搞些事情去打草驚蛇,甚至不惜掀起民亂嗎?”郭榮站在庭前,說道,“倘若侯爺能叫他們認識到廣德府壹旦真掀起什麽民亂,最終只會叫侯爺及敘州得利,陛下及諸多大臣,態度必然就會有所轉變……”
  “關鍵是咱們也沒有做什麽手腳啊,怎麽叫他們認識到後果對敘州有利?”馮翊不滿地說道,“再說了,他們搞出這些事,不就是想找到敘州在廣德府做手腳的把柄嗎——妳這算是出的什麽主意啊?”
  金陵戰事過去沒多久,韓謙在廣德府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真要派大批人手潛回廣德府想要搞事情,絕對能搞出事情。
  除了世家宗閥固有的仇視外,這恰恰是延佑帝及諸多像鄭榆、鄭暢、楊致堂等精明人物對廣德府最憂懼的地方。
  這可以說是廣德府不徹底拆散就解不開的壹個死結。
  目前禁軍及侍衛親軍兵強馬壯,敘州真要承認在廣德府有做手腳,並給抓到真憑實據,駐守金陵的十數萬兵馬難不成是吃素的?
  楊致堂、鄭榆等人再忌憚敘州,就算鎮壓廣德府會再次挫傷大楚的元氣,會拖延清剿壽州的進程,但他們也必然會優先解決腹心之患的。
  退壹萬步來說,即便廣德府燒起的大火,延佑帝及楊致堂、鄭榆、張潮等人滅不掉,致使江淮大地再次陷入戰火紛飛、彌漫的混亂之中,最終也只會是此時已經平息博王之亂的梁軍得利。
  敘州還是太弱小、太偏僻了,至少在這時沒有亂而取之的機會。
  江淮真要不穩定,楊元溥也只會更加加強對湖南諸州的控制,加強對敘州的限制。
  馮翊、馮繚他們可不像韓道勛等人,有那麽崇高的拯萬民於水火的執著理念,就是因為看不到有亂而取之的可能,他們才頭痛。
  要不然的話,他們才懶得管那麽多。
  “我知道郭大人意思了,”馮繚這時候恍然明白過來,看向走進屋裏、略顯孤寂的韓謙背影,朗聲說道,“郭大人所說之計,或許可行!”
  “敘州與金陵相距太遠,真要有什麽風吹草動傳往金陵,也是兩三個月之後了,那時廣德府多半已經亂了。”韓謙這壹刻也是深感進退維谷,難以決定是否接受郭榮、馮繚二人的建議。
  “不管時間趕不趕得及,但敘州當有獠牙。”馮繚堅決的勸諫道。
  “妳們都出去。”馮翊猜不透韓謙跟郭榮及他哥到底打什麽啞謎,心裏實在難受,先著韓豹、韓東及其他級別不夠參與機密的侍隨人員先出去。
  馮繚看了洗尋樵壹眼,跟馮翊說道:“妳、熙榮以及司戶參軍也暫時先回避壹下。”
  馮翊急著要朝他哥瞪眼。
  “尋樵進來議事無礙。”韓謙這時候在屋裏說道。
  洗尋樵這壹刻想明白郭榮、馮繚與韓謙所議之策是指什麽。
  馮繚剛才希望他暫時回避,並不是他級別不夠,而是他作為土籍大姓子弟的身份敏感!
  不管在誰的心底,這種身份上的敏感烙印,不可能因為這三四年推行的土客合籍新政就這麽快徹底消彌掉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